课件:脑肿瘤MRI.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垂体瘤 占脑肿瘤的8~12%,占鞍区肿瘤的 90%,直径〈10mm为微腺瘤。 病理:垂体瘤起源于垂体前叶,其细胞分 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嗜 色细胞有分泌激素功能。垂体瘤一 般分为功能性、非功能性和混合性。 临床表现: 血清泌乳素增高导致女性闭经、 泌乳、男性乳房发育等症状。 生长激素腺瘤儿童引起巨人症, 成人引起肢端肥大症,非功能 腺瘤肿瘤一般较大,引起临近 结构压迫症状。如视力下降或 失明,双颞侧偏盲。 MRI表现: 1、垂体微腺瘤:多数垂体微腺瘤T1WI为 低信号,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T2WI 为高信号。鞍隔向上不对称膨隆,垂体 柄偏移,鞍底明显倾斜都强烈提示垂体 微腺瘤的存在。 2、 垂体大腺瘤: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等、高混杂信号。肿瘤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8”字形。肿瘤内囊变、坏死、出血显示各自信号特征。肿瘤可填充蝶窦并向鞍上,鞍旁生长侵犯。 3、GD-DTPA:肿瘤明显强化,可均匀可不 均匀,但边界清楚。 六、转移瘤 好发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皮髓交界处,也 可限于白质内,80%位于幕上, 20%位于幕下,其中小脑占18%。 MRI表现: 典型的脑转移在TI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瘤灶小而周围水肿广泛,占位效应显著。有时出现靶征,可合并出血。T1及T2加权均为低信号的为来自黑色素瘤转移。有出血的转移瘤常提示来自绒癌、甲状腺癌及肺癌。 GD-DTPA:大部分转移瘤均出现强化,可 呈结节状、团块状均匀强化, 也可呈不规则的环形及壁结节 强化。 脑血管疾病 一、脑梗塞 病因:脑血栓和脑栓塞是造成脑梗塞的重要 原因。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其好发部位为大 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虹吸部和椎动 脉,基底动脉中下段。脑栓塞常见的 原因是因为风湿性心脏病的赘生物或 动脉硬化的斑块脱落所致。 MR表现: 1.急性脑梗塞MRI表现特点:梗塞血管供血区皮质脑回轻度肿胀,灰—白质界线清,周围无水肿,无占位效应,脑白质信号不发生变化。T1WI呈稍低信号,T2WI部分皮层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像表现为异常高信号。 2.亚急性脑梗塞MRI表现特点:随着时间的变化亚急性脑梗塞的信号强度在T2WI上逐渐增强。皮质脑回进一步肿胀,灰—白界限消失,白质信号增高周围可有水肿及占位效应。在T1WI上病灶内出现点片状高信号,提示有出血。 3、GD-DTPA:梗塞可呈线状或脑回样强化。 三、髓母细胞瘤 病理:髓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发展 迅速的原始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 源于第四脑室顶后髓帆原始神经上 皮细胞的残余。 好发部位:肿瘤的典型部位在第四脑室顶 部及小脑蚓部。好发于儿童,占 75%~85%,发病高峰5~15岁之间。 成人占15%~25%。男性略多。 MR表现: 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信号一般较均匀,如不均匀提示有坏死、囊变或出血、钙化等。肿瘤表面光滑,若位于上蚓部时,常使中脑导水管受压变窄,主要向前移位;如位于四脑室顶部时,中脑导水管被撑开且向上移位,四叠体板变水平。瘤周有新月形的脑脊液残留,主要在前方或上方决不在后方。 四、颅咽管瘤 病理:来源于原始口腔外胚叶形成的颅咽 管残余上皮细胞。肿瘤多为囊性或 部分囊性,完全实质性少见。囊壁 多有钙化,肿瘤生长缓慢,不恶变。 好发部位:肿瘤以鞍上多见,也可见于鞍 内。5~10岁和60岁左右为两个 高发龄段。 MRI表现: 囊性颅咽管瘤似下垂的囊袋,囊 内成分不同可呈多种不同的信号 强度。一般情况下呈长TI长T2信 号。 胆固醇结晶呈短T1短T2信号、 角蛋白脱屑呈中等T1长T2信 号。正铁血红蛋白呈短TI长T2 信号。钙化较常见。 GD-DTPA:肿瘤实质部分和囊壁可以强化, 大部分颅咽管瘤不强化。 THANK YOU SUCCE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