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临床应用现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经辨证临床应用现状 李芸达超刘巧梅杨宏宝(通讯作者)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南宁53001) 【摘要】六经辨证是《伤寒论》创立的辨证方法,因在书中,其主要论治对 象为“伤寒”,故大多数人,认为六经辨证仅适用于外感寒邪所致的热病。现收 集整理近10年来,有关六经辨证应用于临床论治疾病的相关文献,研究其应用 现状,为临床运用六经辨证提供依据及思路。 【关键词】六经辨证;临床应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 (2015) 21-0099-02 普遍认为六经辨证是应用于外感疾病的辨证方法,但《伤寒卒病论集原序》 中有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可见《伤 寒杂病论》之著书,六经辨证之立法不单为“伤寒”所立。正如陈修园《金匮要 略浅注》所说:“盖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 非伤寒所独也”。柯韵伯也曾在《伤寒来苏集》有类似的说法:“夫仲景之六经, 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故而 六经辨证可应用之范围应是非常广泛的。现将其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收集整理如 下: 1.六经辨证的临床应用不局限于外感热病 乔模等⑴通过对《金匮要略》中运用的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显示14种疾病,28证次使用六经辨证方法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约占《金匮要 略》全书所论疾病的35%o可见张仲景早已把六经辨证广泛地运用于杂病的辨证 论治。而脏腑经络辨证为六经辨证的有效补充。朱毓梅等⑵对丁甘仁医案以及 相关论述进行整理,发现其采用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相结合 的辨证思维方法、经方时方并用的方法治疗温病。孔氏⑶分析目前耳科疾病的 相关辨证分型,认为这些脏腑辨证分型,与六经辨证的病性、病位、传变规律等 均一致。表明在耳科疾病的诊疗中虽未明确提出六经辨证,但实际临床符合,这 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以六经辨证为指导,总结疾病的常见证型 此类以胡希恕的方证理论为主。辨证的目的是为了诊疗,因此对于经方出处、 条文、病机、治则等内容的掌握就要足够熟悉,才能在临床中准确辨证,有效治 疗。胡氏⑷运用六经辩证是在先辨病位,次析病情,最后辨到方证的思维方式 指导下进行的。其⑸在痹症六经辨证论治中其主要以葛根加术汤、麻杏惹甘汤、 桂枝加芍药知母汤、桂枝加苓术附汤、桂枝加黄茂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当归芍 药散六大方证为主进行治疗。冯氏⑹继承胡希恕的理论,对于耳鸣的经方治疗 中遵循上述原则,发现耳鸣多见邪气上扰清窍,其中属少阳热者居多,太阴病水 饮上犯者次之,对应方证,分别予柴胡汤类、苓桂术甘汤等治疗。 3 ?以六经辨证系统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诊疗 罗氏⑺不满足于临床现有的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单一复方辨病模式, 尝试运用六经辨证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探讨,从整体上把握疾病规律,指 导诊疗。其临证依据主要症状以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的手段明确病名诊断,然后详 细参合四诊资料,对患者进行六经辨证归经、明确方证,处方论治。太阳病经证 营卫不和予桂枝汤;腑证之下焦蓄血证轻者桃核承气汤、重者抵挡汤;太阳变证: 邪热迫肺证予麻杏石甘汤、邪热内陷经气不利予葛根苓连汤、外感后心气阴两虚 证予炙甘草汤、脾胃气虚证予苓桂术甘汤、脾胃亏虚、气血不足证予小建中汤、 痰热互结证小陷胸汤。阳明经病胃热津伤证予白虎加人参汤,胃热津伤气逆证予 竹叶石膏汤。少阳病之邪结少阳予小柴胡汤,寒热错杂胃气不和证予半夏泻心汤, 邪漫三焦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太阴病,脾虚寒湿者予理中汤主之。少阴病, 寒化证之阳衰阴盛者予四逆汤,表里俱寒者予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水泛证予真 武汤;热化证,心肾阴虚、虚火上炎者予阿胶黃连鸡子黄汤。厥阴病者,上热下 寒、寒热相格者予干姜黄苓黄连汤,热郁肺卫、脾胃阳虚者予麻黄升麻汤主之。 因辩证准确、立方明确多疗效满意,也证明本病是的病因病机是符合六经传变及 变生他证规律的。边式等⑻运用六经辨证论治高血压,不仅降低血压,更从整 体上调整机体状况。高血压主症为眩晕、头痛,根据其主症及兼症特点可归纳出 各经病的主要证候特点及病机。太阳病以蓄水证常见,予五苓散主之。阳明病主 要以腑邪热燥结为主要证型,予承气汤类。少阳病,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火或 痰火上扰者予柴胡汤类治疗。太阴病,因脾阳不升,浊阴蒙窍所致,予补中益气 汤。少阴病:寒化证,因心肾阳虚,寒邪内盛,予四逆汤主之;热化证,因心肾 阴虚,阳气不潜,予黄连阿胶汤。厥阴病,寒凝肝经,浊阴上逆,予吴茱萸汤主 之。张氏⑼提岀采用六经体系规范面瘫的诊治,具体阐述了各经诸证的病因病 机及临床特点及处方诊治,同吋也将时方归于六经统摄,师仲景法而不泥其方。 还指出本病临床以三阳经病多见。李氏认为[10]糖尿病抑郁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