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镇安县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2009年镇安县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镇安县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主管单位:镇安县林业局 建设单位:镇安县板栗研究所 (组织机构代码-9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组织机构代码-9 ) 项目法人:王祥坤 建设范围: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位于镇安县西部,磨木路和镇杨路沿 线,共涉及 7 个乡镇、27 个行政村。其中重点建设区包括青铜关镇、 柴坪镇、余师乡和木王镇等 4 个乡镇,15 个乡镇村;辐射发展区包括 黄家湾乡、云盖寺镇、结子乡等 3 个乡镇,12 个行政村。 项目性质:新建、改造 建设内容及规模:(1)新建基地工程:新建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 0.85 万 亩;(2)改建基地工程:改造板栗低产低效林 1.25 万亩;(3)采穗圃建设: 新建板栗良种采穗圃 0.02 万亩;(4)标牌建设:新建标志牌 2 个,标志 碑 8 个;(5)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支撑机制、加强技术培训。 建设期限:建设期 2 年,即 2009 年 7 月――2011 年 6 月 1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1221.65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1077.30 万元,占总投资的 88.18% (新建基地投资527.85 万元,低产林改造 498.50 万元,新建采穗圃 21.71 万元,标牌建设 3.80 万元,工器具购 置 4.24 万元,病虫害防治 21.20 万元);其他费用投资 86.18 万元,占 总投资的 7.06% (建设单位管理费16.16 万元,科技支撑费 26.93 万元, 咨询设计费 26.93 万元,工程建设监理与检查验收费 16.16 万元);基 本预备费 58.17 万元,占总投资的 4.76% 。 项目投资中,申请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640.00 万元, 占总投资的 52.4%;地方配套资金 160.00 万元,占 13.1%;群众投工 投劳及其它 421.65 万元,占 34.5% 。 1.2 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7]25 号) ; 2 、《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意 见》; 3、《关于搞好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通知》; 4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5、《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6、《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7、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 要(2008—2012)的通知》(陕政发[2009 ]1 号) ; 8、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 年) ; 2 9、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厅关于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 〕75 号; 10、陕西省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2008—2012); 11、《名优特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 -2000) ; 12、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组织申报2008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林业项目的通知》陕林发【2009 】194 号; 13、镇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长期规划及巩固 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14、镇安县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现状调查资料; 15、有关行业的规程、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技术指标 1.1 新建基地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