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PDFVIP

一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0 年 6 月第5 卷第 3 期 Chin Med Biotechnol, June 2010, Vol. 5, No. 3 DOI:10.3969/cmba.j.issn.1673-713X.2010.03.008 ·论著· 一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 代谢产物的研究 卢陆洋,秦竹,徐金库,李新松 【摘要】 浮培养等[4-6] 。然而因为这些方法成本高、产率低, 目的 从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中分离产 目前还无法应用于工业生产。 紫杉醇内生真菌,并研究其抗肿瘤细胞活性。 1993 年,Stierle 等[7] 首次报道短叶红豆杉 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从南方红豆杉的树根部、树主干内层、 中分离出了可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 Taxomyces 侧枝及针叶分离纯化内生真菌,经液体发酵培养,抽提发酵 andreanae ,这为生产紫杉醇提供了潜在新途径。内 粗产物,以标准紫杉醇为对照进行薄层层析(TLC )、紫外 生真菌生长迅速,培养基成本相对较低,菌种易于 光谱(UV )、HPLC 、质谱(MS )分析。同时将经上述方法 改良,可以大幅度提高紫杉醇产量,同时也能保护 确认后的内生真菌产的紫杉醇作用于人宫颈癌 HeLa 细 红豆杉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此后,国内外研究者 胞,采用 MTT 法分析其抗肿瘤细胞活性。 相继报道了从不同的红豆杉种类中分离出不同的 结果 从南方红豆杉主干韧皮部分离得到 1 株产紫杉醇内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8-11] 。为了拓展红豆杉内生真菌 的种群资源,寻找发酵法生产紫杉醇更有效的潜在 生真菌 D62 ,其紫杉醇产量为 148.95 μg/L 。对菌株 D62 的 菌落和菌丝体的形态学分析表明其属于镰刀属(Fusarium 途径,本研究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为材料,从其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并通 sp. )。将该菌株产紫杉醇作用于 HeLa 细胞,表现出明显的 致细胞凋亡作用。 过薄层层析(TLC )、紫外光谱(UV )、HPLC 、质 谱(MS )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 结论 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产紫杉醇内生真菌 D62 为紫杉醇,同时分析紫杉醇的抗肿瘤细胞活性。 具有优良的发酵特性。 【关键词】 抗肿瘤药,植物; 真菌; 发酵; 红豆 1 材料与方法 杉属 1.1 材料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0, 5(3):202-207 1.1.1 样品采集 南方红豆杉采集于江苏省紫金 山,按照不同方位(向阳面和背阳面)随机选取树 紫杉醇(Paclitaxel ,商品名 Taxol ) 是复杂的 二萜类衍生物,最早于 1971 年由 Wani 等[1]从短 根部、树主干内层、侧枝及针叶,装入灭菌纸袋内 编号备用。 叶红豆杉(Taxus breviifolia Nutt. )的树皮中分离, 1.1.2 培养基配置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具有独特的催化微管蛋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