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寓惠研究综述
◎ 王启鹏
对于苏轼寓惠研究的一些论域,一直是有争议的。早在1984年苏轼研究学会全国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与会者就有过激烈的争论。有的人说苏轼晚年是儒家思想为主,有的说是以佛道思想为主;有的说苏轼贬寓惠州是积极乐观的,有的说是消极低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苏轼晚年熔铸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确实有点“杂”。况且,苏轼是个全才,诗赋词文医食皆精,曾官至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可又三次遭受贬谪,受到的打击也是人间少有的。他是在59岁高龄被贬到惠州来的。在惠州,他既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可佛道思想又十分浓烈;他既写出了谴责封建统治者的《荔支叹》,可其他作品的格调又非常低沉。所以,林语堂称之为“谜”一样的人物。经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对苏轼贬寓惠州的生活、思想和创作都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让读者了解苏东坡寓惠的研究情况,现将当代的一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苏轼寓惠生活研究
惠州有美丽的西湖,有岭南佳果荔枝,苏东坡又有绝代佳人王朝云相伴,那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是否十分美好?
曹思彬在《苏轼在海南岛时期的思想和创作》一文中写道:“诗人初到广东(笔者注:海南省在1988年前是属于广东省的。),思想和心情当有点波动。然而,当他看到岭南四季如春,风土人情都很好;那引人入胜的荔枝佳果,更打动诗人的心,忍不住写下了著名诗句:‘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也有西湖,风景幽美,诗人住下去就没有什么意见了,同时决心把家庭在惠州安置妥善。”[1]这显然是认为苏轼在惠州生活得比较舒心的。
但是,吴仕端认为不是这样:“东坡在惠州的谪居生活,可以说是在兴谗贾谤的宵小们监视和逼迫下度过三年的。他居住是绝对没有自由的、受支配的;行止范围是极狭窄的,可能行动时间也受严格限制;而物质生活,也是颇为困顿的。苏诗的论客们,每每摭拾诸如‘报道先生春睡美’或‘日啖荔枝三百颗’之类的一时遣兴之句,便误以为他所过的谪居生活很舒服、很惬意,这见解无疑是十分皮相的。”(《东坡在惠州谪居生活探》)[2]238
王启鹏认为:苏东坡在惠州这两年多的生活是极其困顿的。具体表现在:一、年老体弱,加上痔疾的折磨,探求养生之道日精;二、物质生活处于极端困顿之状,不时要他人救济;三、精神上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提防政敌,在与亲友来往的书信中累告“勿示以人”;四、行动受限制,活动范围甚窄,甚少离开惠州城区;五、幸得与表兄程正辅释怨,在生活上得到他的照拂,居住条件有很大改善;六、由于苏东坡人品高尚,诗名鼎鼎,故吏民敬爱之,使他能与惠州人民和睦相处。(《苏东坡寓惠生活论》)[3]99-111
值得注意的是,杨子怡对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曾称苏轼的居惠生活为“仙居”生活作了新的解释,他在《以彼无限景 寓我有限年——论苏轼贬惠期间的“仙居”生活》中说:所谓“仙居”自然是忘怀世外,与世无争,过着潇洒恬静的生活。具体表现在:一、天遣怜楚囚:仙居合江楼与白鹤峰。即居住的环境十分美丽;二、恰似通德伴伶玄,仙居温柔之乡。朝云在居惠期间,给了苏轼温馨和快意,尽管她的仙去给苏轼留下了孤独和痛苦,但她与苏轼的风流缠缱的爱情生活,疗救了他受伤的心,使他度过了一段潇散的时光,使苏轼的贬居成为仙居;三、穷途不择友:仙居友谊之林。具体来说,就是与官宦交往,与本土或邻近州郡的高士交往;四、幽寻本无事:读书题品、种药寻幽的赋闲生活。[4]10-17
二、苏轼贬寓惠州时的思想状态及其精神境界研究
苏轼晚年是儒家思想为主,还是以佛道思想为主?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出世”?
余荣盛在《论苏轼寓惠的思想倾向和创作特色》中说:苏轼的思想概括来有下列三个方面。第一,苏轼对效忠朝廷、效忠皇帝的认识有了深刻的变化。能突破儒家忠君思想的藩篱,区分君王和社稷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国家利益放在皇帝个人利益之上。这些思想认识的深刻变化,正是反映了苏轼晚年思想倾向的新突破。第二,苏轼对政治生涯开始产生了厌倦情绪。第三,苏轼对佛法禅理并不盲目崇奉,并没有真正产生皈依佛陀的出世之念。不庸讳言,苏轼宣扬过佛理,流露过“出世”、“入世”的思想苦闷。但是,苏轼寓惠期间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借佛禅以遣兴排忧而已。[2]153-160
王启鹏认为,苏东坡在寓惠期间的思想是极为复杂的,具体表现为:渴望“北归”,归之不得,反作旷达,幻想超脱现实的佛道思想有所发展。但,“奋厉有当世志”的儒家“入世”思想未衰。还说: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是苏轼一生的主导思想也是苏轼寓惠的主导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苏轼能灵活圆通地吸收和运用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善于从儒道佛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3]39-49在《苏东坡寓惠思想的三个飞跃》一文中又指出:“公允地说,苏东坡在贬寓惠州期间,已在思想上完成了三个飞跃,对人生世事看得更加清楚,行为更为旷达、超脱。”具体表现为:一、一改封建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NS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反应原性分析.doc
- JNK12-AP1信号转导通路对PM2.5所致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介导作用.doc
- NF-КB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基底动脉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关系.doc
- PPAR-γ激动剂促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与eNOS表达调控.doc
- RNA干扰下调MBP-1对骨肉瘤Saos-2细胞生物学影响.doc
- SELDI-TOF-MS筛选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尿液生物标志物.doc
- shRNA沉默survivin基因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oc
- siRNA沉默PTP4A1表达对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体内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oc
- TCF4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oc
- USPIO和GoldMag磁共振成像信号特点的实验研究.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