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生的眼睛
【教学目标】
1.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4.继续练习批注和摘录笔记。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
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器官捐献行为的看法,以及琳达思想转变的过程,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器官捐献的资料并调查周围人对捐献器官的认识和态度。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永生的眼睛》,请齐读课题。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走进温迪的家,感受这家人的故事。
2.复习词语。
课件出示:
第一组:给予 捐赠 领悟 签署 分享 慷慨 骄傲 永生
第二组:振聋发聩 热泪盈眶 溘然长逝 才华横溢 天壤之别
(不同形式的读。)
3.读完这些词语,谁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课文记述了琳达一家三口人先后捐献角膜的经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琳达思想发生的深刻变化。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一)捐赠母亲的角膜
1.是谁最先决定捐献自己的角膜,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2.你从哭喊中体会到什么?
3.父亲是怎样教育引导使我从不情愿到遵从遗愿?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课件出示:“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1)这里有几句话?谁先来读读第二句话?你怎么样理解这句话。( 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2)对于一个盲人,一个尿毒症患者,一个白血病人,他们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对于因角膜病致盲的人,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可使其复明。通过肾脏移植(换肾)可治愈尿毒症。在配型成功的前提下,移植骨髓可以治愈白血病。所以对上述三种病人来说,“最珍贵的礼物”是角膜、肾、骨髓。)
(3)怎样帮助别人恢复健康?(这有很多种办法。凡力所能及的帮助都是好的。)
(4)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关爱他人 无私奉献)
指导朗读: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父亲的心愿—捐献角膜
请同学们再读5-8自然段,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2.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遵从遗愿 捐赠父亲的角膜
1. 母亲遵照父亲的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为外公感到骄傲)
5.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温迪又怎样使“我”的态度发生由遵从遗愿到主动捐献的改变呢?
(四)捐赠女儿的角膜
1.两周后又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潜心默读12-13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想想令你感动的原因。
2.找出文中带有“骄傲”的语句,理解其中的含义
四、收到感谢信
温迪离我而去了,她去世后的三周,我收到了一封角膜银行的信。
出示课件:“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终生分享她的美丽。”
带着感谢的语气齐读感谢信。
此时此刻,你对“永生”的含义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两个含义:捐献的器官“永生”;捐献的精神“永生”)
三、关于这一家人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我国角膜捐献的情况。
(1)课件出示: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 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2)看了这两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我国的角膜捐献情况显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让学生结合资料再次体会器官捐献的意义。学生很快联系实际感受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