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人 品景 悟情——苏轼诗文整合复习.docVIP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人 品景 悟情——苏轼诗文整合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人 品景 悟情 ________ 苏轼诗文整合复习 执教者:苍梧实验中学 于黄强 复习目标: 1.归纳初中阶段学过的苏轼的诗文,对知识进行重温、归纳。 2.通过对同一作家作品的复习,理清文章的内容与情感。 复习重点:通过自学互学加深理解每一篇文章作者的情感,做到“知情”。 复习难点: 通过阅读与设题理清内容与情感异同,做到“悟情”。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背诵、导学、点拨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1.平时复习分册为主,不大注意同一作家课文的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零碎。 2.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生平时多花精力放在背诵、默写这一块,综合分析能力差。 3.在基本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加深对苏轼这几篇文章的理解,以便应付考题的变化。 一.导入: 猜人物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璀璨的名字,照亮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星空。他那特立独行的人格,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及无人企及的艺术成就,都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文人。 A. 他是超级美食家,优秀的政治家,出色的水利工程师; B.他是北宋四大书法流派之一,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C.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的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的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他是谁? 二. 知人物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词人 。豪放词派的代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由于苏轼的改革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派的反对,苏轼被迫外调,先贬杭州通判,以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在他为官之处,注意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热爱。 2.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密州任上;《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写于贬居黄州时期,《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 3.检查学生背诵、默写 三.品美景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特点: 比喻,写出月色皎洁 空灵 2.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 特点:充满生机、幽美、洁净的山林雨景图。 3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特点:移步换景,一句一景(白描)视听结合,描绘初夏时的乡村生活情景。 4.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特点:装备齐全, 随从众多(阵容庞大).紧扣“狂”字 四. 悟情理 1.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情感:作者当时正是政治上失意处于逆境之中,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2.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情感: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出世: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 入世:投身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政治。】 3.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情感:显现苏轼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里的“人间”,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哲理:由月亮的圆、缺推想到了人的悲欢离合,悟出了人生难以十全十美的道理。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情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丽的月光。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情感: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情感: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五.中考链接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