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家冼星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寻梦人之⑨ 冼星海 用音乐凝聚中国力量 作者:武茂昌等 编辑:HKSEW K.O.HO 201311 ?微蹙的眉头,深邃的眼神,这正是人们心目中的“为大众谱出呼声”的人民音乐家形象。 音乐 黃河大合唱 E-mail文化传播网 (手动翻页)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时提到了一位中国音乐家在阿拉木图创作一系列音乐作品,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的故事。这位音乐家就是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等数百首优秀音乐作品、被毛泽东称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 立志创作 中国的交响乐 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澳门海边一个渔民家庭里。1928年,他进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冼星海虽然出身贫寒,但志存高远,他的人生理想是创作出中国的交响乐,使中国成为世界音乐强国。为了实现人生理想,1929年,冼星海只身到法国勤工俭学。 上海国立 音乐学院 几次晕倒险些被送进陈尸所 他靠在餐馆跑堂、在理发店做杂役等维持生活。他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员警送进陈尸所。最终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他根据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这在巴黎音乐学院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为理想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杜甫 巴黎音 乐学院 最有希望的“东方青年作曲家” 1935年夏,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启程回国。消息传到上海,有的报刊发表文章,称他是“一位从艰难困苦里斗争出来的作曲家”,是最有希望的“东方青年作曲家”。祖国需要这样的青年人,冼星海也想大干一番。 ?1932年3月,中国留法音乐学会 在巴黎成立,左一为冼星海。 为民族解放谱写乐章 冼星海回到上海后,竟受到一些人的冷遇。当时音乐界大权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他们看不起中国人。冼星海想举办一次个人音乐会,可找了几个乐队,都被拒绝。他多么渴望有一天能走上舞台指挥中国的乐队,演奏中国音乐家的作品啊。他感慨道:我看透了现实,今后不能沉湎于国际音乐家的幻梦之中了。我要为革命,为民族解放谱写乐章,为人民大众写出战斗音乐作品! 自称“我不是泰斗” 《武汉抗战史要》描述,冼星海带队演出时,每当群众围拢来,他首先站在车上教歌,然后才是演剧队员演戏。演完几个节目,卡车又开往别处继续宣传。许多群众为他们的歌声和剧情所吸引,跟着“流动舞台”跑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 冼星海也因此声名远播。1937年12月,冼星海到黄石进行慰问伤兵演出,对方在会场高挂“欢迎音乐泰斗冼星海先生”,冼星海当时就说:“中国的音乐泰斗不是我,是两年多以前去世的聂耳先生。让我们一起来唱他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 救亡音乐是一道“铁的支流” 1938年4月,冼星海进入政治部第三厅(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汉设立的主管宣传工作的机构,郭沫若任厅长)后,在周恩来、郭沫若的领导下,冼星海利用众多歌咏队,在武汉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云霄的救亡歌咏高潮。《武 汉抗战史》认为,救亡音 乐在抗战的文化阵营里是 一道“铁的支流”。 儿童也积极参与到武汉抗战歌咏活动中 为发展民族音乐事业献身 这时,冼星海结识了田汉、贺绿汀等进步音乐家。他拒绝了国民党宣传部的高薪聘请,决心为发展民族音乐事业献身,冼星海开始为进步电影谱曲。他与田汉合作为电影《青年进行曲》创作了主题歌:“前进,中国青年!抗战,中国青年!中国恰像暴风雨中的破船,我们要认识今日的危险,用一切力量争取胜利的明天。”这部影片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上映,这首歌也立刻引发了群众的共鸣,很快流传开来。此外,他还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冼星海(左) 和田汉 《救国军歌》在学生中唱响 全国抗战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了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有一次,冼星海参加上海学联到郊区救亡宣传的活动。国民党当局派保安队到现场阻止学生,双方对峙剑拔弩张。这时,青年诗人塞克把自己写的一首诗交给冼星海。冼星海怀着满腔激愤,朗诵了两遍,倚墙只用了5分钟就写出曲谱:“枪口朝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这首《救国军歌》当场在学生中唱响,随后在场的老百姓甚至连保安队的士兵也跟着唱,很多人边唱边流泪。 救国军歌 光明的象征 《在太行山上》 1937年8月,冼星海随救亡演剧队到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宣传演出。他奋不顾身,一边创作,一边组织演出。这时候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战在华北后方逐渐展开,全国民众深受鼓舞。冼星海马上创作了《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歌曲,歌颂游击战。流传最广的要数《在太行山上》,这首歌激昂雄壮,极大地鼓舞了太行军民,许多男女青年听到这支歌曲,成群结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