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箱梁支架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XXX桥现浇连续箱梁 支架设计、预压和观测方案 一、概况说明: 互通立交XXX主线桥孔跨布置为:15+20+15m,共一联,普通钢筋砼现浇连续箱梁,桥长53.3m。该桥右幅桥宽12.5m,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左幅桥宽18.861~21.062m,采用单箱四室截面,桥长53.3m。裸梁高1.30m,悬臂长度为200cm,悬臂根部厚度45cm,腹板厚度30~50cm,顶板厚度22cm 梁体浇筑施工均采用扣件式钢管φ48×3.5mm满堂支架,钢管顶部采用可调式支撑,所有支架应依据搭设高度设置剪刀撑。支架基础必须经碾压并硬化达到要求后,再搭设支架。地面进行硬化方法为:场地平整后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先铺筑50㎝碎石土,再于立杆底部铺筑10㎝厚15cm宽条状C15砼垫层。支架顶端顺桥向铺设φ48×3.5mm钢管,横桥向用10cm×10cm方木做底模横肋,横肋每0.35米布1根,底模采用竹胶板,箱梁 1.满堂支架设计: (1)支架的立杆排距 支架立杆在顺桥向每隔0.6米布设一道,横桥向在底板和翼缘板处间距0.8米,腹板和梁体端部(包括中横梁)处的间距为 (2)横杆步距 横杆步距为1.2米,在立杆顶部加密为0.5 (3)剪刀撑 支架搭设后,应设置剪刀撑。 A:纵向(顺桥向)剪刀撑设置为:每隔2排杆件设置一道剪刀撑。 B:横向(横桥向)剪刀撑设置为:每隔3排杆件设置一道剪刀撑。 剪刀撑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随立杆、横杆同步搭设,在梁体端部加密设置,保证支架结构稳定。剪刀撑与地面夹角45°~60°。剪刀撑扣件间距不大于2米。 2.?? 支架施工示意图(见下图) 二、荷载计算 支架施工前应仔细检算各个杆件的受力,确保都在允许受力范围内方可进行施工,其检算内容主要如下: (1)模板底模计算 (2)底模方木和顶端顺桥向水平钢管受力计算 (3)支架受力计算 (4)支架基础承载力计算 1.支架荷载计算 选取左幅箱梁中横梁横断面和左幅桥第二跨箱梁跨中横断面进行检算,见下图:⑴ 梁体自重:26 KN/m3; 箱梁中横梁混凝土截面积:23. 箱梁中横梁每延米自重23.867m2×26KN/m3=620.542 KN/m 梁跨中部混凝土截面积:9.801 梁跨中部每延米自重9.801m2×26KN/m3=254.826 ⑵ 施工人员及设备重量标准值:取均布荷载2.5 KN/m2。 ⑶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按2 KN/m2考虑。 ⑷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按6 KN/m2考虑。 设梁体重量通过梁底模传递给支架。底模宽按22 梁部每平米荷载为: 箱梁中横梁:620.542÷22+(2.5+2+6)=38.706 KN/m2; 梁跨中部:254.826÷22+(2.5+2+6)=22.083 KN/m2; 设梁部荷载为均布荷载,则每米宽梁部荷载最大线密度为:q=38.706 KN/m。 2、竹胶板底模受力计算 采用的竹胶板的厚度为15mm,查《建筑施工手册》P511页,得其弹性模量:E=7.6×103 N/mm2,[σw]=80.6 N/mm2,取板宽b=1 m,跨度l= ⑴抗弯强度计算: W=bh2/6=1000×152/6=37.5×103 Mmax=1/10ql2=1/10×38.706×0.252=0.242 KN·m σ=Mmax/W=0.242×106/(37.5×103)=6.453 N/mm2[σw]=80.6 N/mm2 符合强度要求。 ⑵ 挠度计算: I=bh3/12=1/12×1000×153=2.813×105 f=ql4/150EI=38.706×2504/(150×7.6×103×2.813×105) =0.471 mm﹤[f]=l/400=250/400= 3、底模方木和顶端顺桥向水平钢管受力计算 方木规格:h=0.1 m,b=0.1 m,跨度l=0.5 松木弹性模量:E=9×103MPa,抗弯强度:[σw]=12.0 MPa。 方木受力计算 ⑴抗弯强度计算: W=bh2/6=100×1002/6=166.667×103 Mmax= ql2/8=1/8×38.706×0.52=1.210 KN·m σ=Mmax/W=1.210×106/(166.667×103) =7.260 MPa [σw]=12 MPa,符合强度要求。 ⑵ 挠度计算: I=bh3/12=1/12×100×1003=83.333×105 f=ql4/150EI=38.706×5004/(150×9×103×83.333×105) =0.215 mm﹤[f]=l/400=300/400=0.7 顶端顺桥向水平钢管受力计算 ⑴抗弯强度计算: W=5.078×103 σ=Mmax/W =Pl/(3.5W)=38.70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