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大学生活与角色认知 (3) 社会活动发生变化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交往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所谓“一元化”指中学阶段重点是在学业上互相帮助、互相讨教。 第三节 大学生活与角色认知 2. 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对大学生活总会有很多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三节 大学生活与角色认知 2. 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1 心理落差的不适应 2 第三节 大学生活与角色认知 (1) 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大一新生是真正意义上的“freshman”,大多数新生开始时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适应性障碍。尤其对于从农村来的新生,这种适应性障碍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第三节 大学生活与角色认知 (2) 心理落差的不适应 但是跨进大学校门,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的校门,许多大学生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辉煌的过去,人人都是学习尖子,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原来的中心位置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 第三节 大学生活与角色认知 3. 适应大学生活的措施 (1) 了解专业前景、就业方向,正确地认识大学。新生要了解自己专业的特点、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了解课程的设置,理解学分制、必修课、选修课等。 (2) 提升自我,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第三节 大学生活与角色认知 3. 适应大学生活的措施 (3) 积极调整,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 规划未来,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第三节 大学生活与角色认知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起到了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第一章 大 学 认 知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一、 大学的含义 在现在,大学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包括综合性大学、学院、专科院校及高等职业院校等。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二、 大学的发展历程 大学起源 我国大学发展历程 大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1) 中世纪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欧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与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大学并称欧洲四大名校。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2) 柏林大学——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 1810年德意志人创办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德国教育之父”洪堡,作为柏林大学的创办人,于1810年9月29日宣告了柏林大学的诞生。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1) 中国古代的“大学” 纵向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我们会发现,其虽没有大学之形,但却有大学之实。文献记载,在中国“五帝”时代,“大学”一词已经用来指称较高等级的学校。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2) 中国近现代大学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 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于日本后,变法之声顿起。当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2) 中国近现代大学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部与中部大学相继被迫西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翌年更名南京大学。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2) 中国近现代大学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恢复发展的机遇。 1995年开始了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的“211工程”。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1. 大学职能的内涵 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指的是现代高等学校通过它所从事的各项活动所发挥的基本作用,确定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依据应是“高等学校的活动对象”。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2. 大学职能的内容 科学研究职能 培养人才职能 1 2 服务社会职能 3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1) 培养人才职能 以柏林大学创建之前的时期为大学起源阶段,大学的主要职能表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即为社会培养一定数量的、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包含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三个层面,其过程体现在学校整个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主要起传播思想和文化知识的作用。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2) 科学研究职能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其过程体现在学校的科研活动中,既为教学服务又为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三个方面。 第一节 了 解 大 学 (3) 服务社会职能 服务社会职能主要是指以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为依托,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其实质就是高等学校的智力资源直接、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第一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