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
混凝土的拌制作业指导书
目 录
目的 ………………………………………………………………………2
2、适用范围………………………………………………………………………2
3、职责 …………………………………………………………… ……………2
4、工作程序 ……………………………………………………………………2
4.1、原材料 ……………………………………………………………………2
4.2、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2
4.3、混凝土的搅拌………………………………………………………………7
5、安全措施………………………………………………………………………8
6、质量措施………………………………………………………………………8
1、目的
指导普通砼配合比的设计及普通砼的拌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通砼工程。
3、职责
3.1经理部试验室负责配合比的设计,报总工程师批准方可试配。
3.2试验室负责提供正确的施工配合比。
3.3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职工进行混凝土机械搅拌作业。
3.4机械部负责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修。
3.5物质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
4、工作程序
4.1、原材料
4.1.1水泥:拌制砼使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应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情况下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样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并且有试验委托单和试验报告。
4.1.2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以下的天然砂或采用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宜优先采用中砂,并应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情况下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样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并且有试验委托单和试验报告。
4.1.3粗骨料:使用粒径5-40mm
4.1.4水:应进行水质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并且具有相应的试验委托单和试验报告。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等。PH值小于4和SO2-4超过1%均不得使用。
4.1.5原材料的存放
4.1.5.1水泥采用水泥库进行贮存,并密封保存,防止水泥吸潮变质,对贮藏时间超过3个月的水泥在使用之前应重新取样检验,保证水泥质量。
4.1.5.2粗细骨料应分类堆放,并做标识,在堆放场地四周应做好排水设施。
4.2、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配确定,一般规定如下:
4.2.1砼强度标准差的确定
4.2.1.1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
4.2.1.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不小于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不小于3.0MPa。
4.2.1.3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时,其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
4.2.2基本参数
4.2.2.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水灰比在0.4~0.8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下表:
干硬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4.2.2.1-1)
拌和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
指标
10
20
40
16
20
40
维勃稠度(s)
16-20
175
160
145
180
170
155
11-15
180
165
150
185
175
160
5-10
185
170
155
190
180
165
塑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4.2.2.1-2)
拌和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
指标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坍落度
(mm)
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
35-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175
55-70
210
190
180
170
220
205
195
185
75-90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195
注:1、本表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值。采用细纱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5-10kg。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5-10kg
2、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2.2.2流动性大和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以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HGP电除尘高频电源系统运行维护手册.pdf VIP
-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简单戒烟.docx VIP
- 标准图集-华北-12N1 供暖工程.pdf VIP
- GB 45673- 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8 作业安全”审核检查单(雷泽佳编制-2025A0).docx VIP
- 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超声诊断粟泽平.PPT VIP
- 《爷爷一定有办法》阅读测试题.doc VIP
- 组织架构调整与人员调配方案.pptx VIP
- 《MSCCirc 664--1994年货物积载与系固安全操作规则(CSS 规则)修正案》.pdf VIP
- 生态环境案例分析.docx VIP
- 管理者思维突破与创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