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鹗半明半暗连拱隧道两种施工方案比选.pdf

金鹗半明半暗连拱隧道两种施工方案比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鹗半明半暗连拱隧道两种施工方案比选 张 忠 彭立敏 杨伟超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长沙 410075) 摘 要 针对金鹗半明半暗连拱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问题,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对 半明半暗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建立了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而对这两种施工方 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无论先开挖明洞还是先开挖暗洞两种施工方案没有本质差别。 关键词 连拱隧道 软弱围岩 半明半暗 有限差分 随着高速公路和市政交通的发展,连拱隧道具 080,出口里程为K1+290,隧道全长 210m,进 口半 有节约土地、节约投资、外形美观等独特的优点取得 明半暗段埋深小于40m,地面倾角为3l。,属于浅埋 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连拱隧道 (隧道长一般小于 段且存在偏压。隧道进 口端位于 Ⅱ类围岩地段,属 500m)选址要服从线路的走向,因此不可避免出现 于软弱围岩,地质条件较差;地表为残坡积土层,厚 隧道洞 口与地面等高线斜交的情况。由于连拱隧道 0.8~1.5m,下伏基岩依次为强风化~中风化一微 的开挖宽度大,如果采用左右幅同时进洞,这就导致 风化板岩。在本隧道的进 口处,隧道与地面等高线 在隧道洞 口段的一侧地表覆盖层较厚,而另一侧地 斜交,且本隧道 的开挖宽度大达 34m,如果同时进洞 表覆盖层明显不足,因此采用半明半暗的连拱隧道 将会导致左洞的地表覆盖层不足或开挖边坡过大, 进洞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首选。 最终决定左幅8m采用明洞,设计结构见图1。 近些年,国内学者对偏压连拱隧道作了大量研 究:2004年,王伟、黄娟、彭立敏、胡 自林对不同施工顺 序对偏压连拱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 在围岩类别和施工方法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先 开挖隧道埋深较深一侧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时,更有 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1;2006年,赵丹、朱向前、彭立 敏对偏压连拱隧道施工顺序进行分析,得出当地面倾 角为515。时,偏压连拱隧道宜先开挖埋深较浅的一 图1 半明半暗隧道结构图 侧;当地面倾角为 15~30。时,若能保证中隔墙的稳 2 施工过程数值模拟 定,则宜先开挖埋深较浅的一侧,其衬砌结构的力学 性能要优于先开挖埋深较深的一侧;当偏压严重且不 2.1 计算模型 能保证中墙的稳定时,宜先开挖埋深较深的一侧,比 依照地质资料以及设计中连拱隧道断面的相关 开挖较浅的一侧更有利于中墙的稳定[2]。作为偏压 尺寸建立平面模型:计算模型的宽度为 lOOm~竖直 极限状态的半明半暗连拱隧道,目前对其研究仍处探 方向向上取到地表,向下以隧道拱底为基准往下再 索阶段,本文以某市的半明半暗连拱隧道为工程背 取30m。计算时所施加的边界约束条件是:地表为 景,利用有限差分对其两种施工开挖方式进行仿真模 自由边界,未受任何约束;计算模型的左右边界分别 拟,分析两种施工方法的优劣。 受到水平方向的位移约束,下部边界受到垂直方向 的位移约束。计算模型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根据 1 工程概况 分析问题的特点,围岩采用 Drucke-Plrager屈服准 金鹗隧道位于岳阳市的迎宾路与金鳄路交汇处 则,初始应力仅考虑 自重应力,隧道初期支护考虑锚 西约 1000m处,为岳阳市的市政工程 ,隧道呈东西 杆、喷射混凝土以及钢拱架的作用。围岩采用四边 走向,采用双洞连拱结构形式,两洞中心线间距约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