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1.研究课题及工程概况
1.1.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因
xx铁路客运专线正线全长968公里,设计时速350km/h,全线铺设无碴轨道,是目前我国已开工建设线路路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客运专线铁路。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承建的xx铁路客运专线先建段Ⅰ标线路全长37.46公里,位于武昌至江夏地段,该段岩溶发育、软土地基较多、地质特征及其复杂,分析研究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是保证基底沉降要求
1.2.地形地质特征
该段主要为丘陵地带,岗地及岗谷地区,地势起伏,自然坡度5~10°,植被发育,地基强度低、压缩变形较大,不能满足无碴轨道路基稳定或沉降要求,地基宜进行加固处理。
高阶地坳沟区及岗间平原区表层一般覆盖8-20m厚第四系(Q2al+pl)冲洪积黏性土层,软~硬塑。其中部分低洼及地表水较发育地段上部为软塑黏性土夹淤泥质黏土,软塑~流塑,厚1~5m,Ps=0.4~0.8MPa,Es=2.9~3.7MPa,
岗间谷地水塘、水田等低洼地带表层分布软土及松软土,软土层为软~流塑黏性土,褐灰色、灰色,厚1-5m,Ps=0.4~0.8MPa,Es=2.9~3.7MPa,σ0=50~100Kpa。松软土地层多为土层上部软塑黏性土,褐黄色、褐灰色,厚5-15m,Ps=0.8~1.22MPa,Es=3.9~5.0MPa,σ0=120~150Kpa。
1.3.设计地基加固方式
根据xx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的控制要求,无碴轨道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15mm
当路堤基底存在压缩性较大的地基土,当工后沉降不满足设计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应采用挖除换填、强夯、堆载预压、深层搅拌桩桩网复合地基、CFG桩及螺纹桩桩网复合地基或其他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地基加固,xx客运专线江夏段软层地基主要采用CFG桩和预应力管桩,结合岩溶注浆的综合地基加固形式。本文以DK1224+408.8~DK1225+003.22和DK1227+884.43~DK1228+476.77两段路基为例进行介绍。
1.4.设计要求
1.4.1.CFG桩网复合地基设计要求
DK1227+884.43~DK1228+476.77段路基设计CFG桩加固,CFG桩必须穿透软弱土至硬底,对于第四系地层一般应嵌入砂类土层或硬塑黏性土深度不小于2m,对于下伏基岩地段应嵌入全风化层不小于1m,桩径0.5m,桩间距1.4~1.7米,桩长6~14米。桩顶设C15砼桩帽,顶面设置0.5m厚碎石垫层,并铺设一层强度不小于110kN/m双向经编土工格栅,要求桩身标准立方体试件(150mm×150mm×150mm)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15Mpa,桩身质量采用无损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检测。
1.4.2.预应力管桩加固复合地基设计要求
DK1224+408.8~DK1225+003.22段路基设计预应力管桩加固,管桩必须穿透土层至强风化岩面,设计管桩型号型号PHC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80;桩径规格为30cm、40cm,壁厚70mm、90mm。施工一般采用锤击方式沉桩。桩间距2~2.5米,桩长8~25米,正方形布置。桩顶设C30钢筋砼桩帽,顶面设置0.6m厚碎石垫层,其间铺设两层强度不小于110kN/m双向经编土工格栅。桩身质量采用无损检测,单桩承载力、
1.4.3.岩溶及软塑红黏土
DK1224+408.8~DK1225+003.22和DK1227+884.43~DK1228+476.77两段路基均设计岩溶注浆,岩溶注浆孔间距5m,排距5m,设计软塑红黏土注浆孔纵向间距1.5m,排距1.5m,正方形布置。利用探灌结合选取钻孔数20%作为先导勘探孔,揭示岩溶和黏土软硬情况,岩溶加固深度为岩土界面以下6m,土层帷幕厚3m,若施工过程中遇溶洞,应至溶洞底板下1m,注浆套管嵌入基岩0.5m,用水泥砂浆固结成一体。软塑红黏土层范围均需注浆,上界面进入硬塑土层1m,下界面平基岩面,注浆孔中放入钢筋支架(3根),每0.2m一道箍筋,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密实,注浆质量采用注水试验、物探检测、钻孔检查前后对比,来判断注浆效果。
1.4.4.桩网复合地基加固软土路基和地基注浆的工艺原理
桩网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下部土体得到竖向增强体“桩”的加强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区,在桩顶得到水平向增强体“网”的加强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区,从而使网…桩…土三者协同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人工地基。桩网复合结构由五部分组成:①上部路堤填土;②网或由网组成的加筋土;③网与桩顶之间的碎石垫层;④下部为桩组成的桩土加固区;⑤桩底下部的天然地基或持力层。桩网复合结构具有桩体、垫层、排水、挤密、加筋、防护等效能,具有沉降变形小而且完成快、工后沉降较易控制、稳定性高、施工方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器械相关标准-TGBC17-2024 检验检测机构常用化学试剂储存管理规范&TGBC19-2024 检验检测机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pdf VIP
- 铜陵铜化集团招聘考试题目.pdf
- 爱尔兰-性能研究申请.pdf VIP
- 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护理.pptx VIP
- 物流管理控制程序 (一).pdf VIP
- 医疗器械体系文件-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参考模板)&采购控制程序(参考模板).pdf VIP
- 智能世界2035报告.pdf
- 丹麦-制造商报告医疗器械事故.pdf VIP
- 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docx VIP
- 2025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