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麟宫隧道溶洞综合治理技术
裴巧玲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溶洞治理是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地质条件恶劣、
穿越岩溶区、地形复杂,在隧道出口段就揭露一大型溶洞处。介绍溶洞的发育分部情况,并结合溶
洞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该隧道溶洞综合治理方案,最后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取得预期效果,对岩
溶区溶洞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隧道 溶洞 强夯法 注浆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16(2010)02-0016-05
1 工程概况
宜昌至万州铁路上的龙麟宫隧道位于恩施境 内,里程点为 DK229+096~DK232+510,全
长 3414m,隧道采用 I级铁路技术标准设计,按 160km/h行车速度设计,双线隧道,隧道纵坡 15.9‰。
隧道穿越的围岩级别参见表 1所示。
表1 隧道围岩类别及长度表
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推测在DK232处白果坝主暗河下穿隧道区;隧道区内含水岩组有二类,即
松散岩类孔隙水岩组、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组连续沉积厚度大,出露的面积也大,岩
溶也十分发育。岩溶管道呈树枝状,且规模大,流程长,为强富水岩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岩溶裂
隙水中。本地区大气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隧道埋藏于岩溶裂隙含水层垂直径流带内,隧道的最大涌
水量 Q=42027m d/,正常涌水量 0=6735m/d。
2 溶洞情况描述 。
龙麟宫隧道出口段主洞掘进至里程 DK232+335.61附近时揭露一大型溶洞群,经超前地质预报
及钻探,发现该溶洞起至里程为DK232+335.61--DK232+506.8,长约 171.19m,最大宽度65m,
其走向与隧道走向一致。溶腔底部最低高程589.68m,其最底部距路肩高度为76m,距地表高度为
110m。该溶洞处地层为寒武系浅灰色中厚~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薄层状泥质 白云岩。
位于白果坝背斜东南翼靠核部附近,岩层产状 196,~236。 18--22。,略有揉皱现象。该段构造节
理和溶蚀裂隙发育。受节理切割影响,溶洞顶部、侧壁岩体破碎,洞顶及侧壁掉块现象严重,特别
是雨季掉块频繁,所掉块体最大尺寸为3mX4mX5m。施工时溶洞塌项堆积于溶洞底部。溶洞底
部堆积物块径0.5~5.0m,局部有少量黏土充填,堆积最大厚度 30--40m。且该溶洞为古暗河通道,
处于垂直渗流带内。该溶洞群位置主要有两种,其一:DK420+335.61一D 32+460范围内,溶洞
群扩展至于地表贯通,且隧道底部空洞极深,最深达 76m。如图l所示;其二:DK232+335.61一
DK232+400及DK232+480一DK232+500范围内溶洞群位于隧道底部,但隧道顶部上覆土最后仅
达 35m,如图2所示。以下以这两个桩点处溶洞为例,介绍溶洞的处理方案。
683.21
19
.碧 石
雾 。oooOoOoOc--#-
图1 DK232+420处溶洞位置示意图 图2 DK232+500处溶洞位置示意图
3 溶洞处理
根据龙麟宫隧道 《岩溶及岩溶水专项研究报告》和地质详堪报告,按岩溶、岩溶水及溶洞位置
对隧道不同的影响情况及施工条件,采取设置明洞、注浆堵水、地表截流封堵、清除溶洞充填物换
填及泄水洞排水综合处理措施 】【】。
3.1设置明洞
针对大部分溶洞位于隧道底部,溶洞洞内水量较少,隧道上覆土较薄,且部分溶洞发育之地表
贯通,土层性质极差。经多名地质、隧道专家对龙麟宫隧道进行地质勘察最后采取设置明洞穿越岩
溶区,且在大型溶洞下部用硬质岩碴填筑。
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