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天净沙 秋思 》教案 -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2、掌握有关作者马致远的文学常识,了解元散曲的文体知识
3、能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方法:
1、启发
2、合作学习
3、诵读、想像、探究相结合
教学难点:
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教学设施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刚刚从小学上初一的新班级,学习诗歌,对他们来说,也许除了朗读以外?可能就没有别的印象了。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题目板书:天净沙?秋思
二、介绍“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杂剧,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又名“叶儿”,只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què]词。由于它是能唱的文字,故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里的怀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慨括了全曲的内容。
三、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jiǒng]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先一起朗读课文,然后个别朗读,并划分节奏。
文本欣赏:朗读
1、学生齐读和师范读
2、学生再齐读和师指导
3、学生按节奏朗读并注意抒发情感,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分角色朗读和师指导
教师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感受悲凉氛围。
五、品读明意,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学生合作探究
1、学生随着教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才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同了,太阳也要回家了还没有找到抽空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笔画,加深思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描绘的画面: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3、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
首句写到了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地理七上4.2《世界语言和宗教》精典教案.docx
- 粤人版地理七上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
- 粤人版地理七上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doc
- 粤人版地理七上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经典课件.ppt
- 粤人版地理七上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实用课件.ppt
- 人教版地理八上4.2《农业(第一课时)》教案.doc
- 人教版地理七上2.1《大洲和大洋》导学案.doc
- 人教版地理七上2.1《大洲和大洋》教学课件.ppt
- 人教版地理七上2.1《大洲和大洋》教学实用课件.ppt
- 人教版地理七上2.1《大洲和大洋》经典教学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实用教学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实用教学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实用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实用配套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实用上课教案.doc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实用上课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实用同步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授课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1.4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同步教学教案.doc
最近下载
- 【地理】河流与湖泊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1《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优秀获奖课件.pptx VIP
-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协作学习评价与反馈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2年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员和集装箱检查员从业资格考核全国统考试题.pdf VIP
- 石油小知识.ppt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pdf VIP
- 中考英语篇完型填空练习(附答案).pdf VIP
- 水浒传-林冲(共47张课件).pptx VIP
- 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