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外海桥梁墩身施工移动式起重平台研究.pdfVIP

16-外海桥梁墩身施工移动式起重平台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海桥梁墩身施工移动式起重平台研究 汪文霞,郭 强 (1.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40) 摘 要:鉴于传统工法在墩身施工中遇到的困难,笔者开发出一种使用可移动工作平台的新工艺,并研 究设计了用于墩身施工的移动式施工平台。其具有受海况影响小、施工功效高、成本低等特点。该工艺 和设备对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墩身施工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墩身施工;移动式起重平台;研究 Research of The Moveable Working Platform Used to Pier Construction in The Open Sea Wenxia Wang, Zongping Li,Qiang Guo (1.Cccc Wuhan Harbou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Wuhan 430040; 2.Cccc SHEC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Wuhu 241000)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for pier construction by traditional method, a new construction method by using moveable working platform has been developed and the equipment has been researched and designed. The moveable working platform is sea conditions uninfluenced, efficient and low cost. And it is available for pier construction under specific environment conditions. Key words: Pier Construction; Moveable Working Platform; Research 1 引言 墩身施工是桥梁施工的重要环节,对于建深水区非通航孔桥梁,由于其墩身数量众多,已成为整个 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在水中的墩身施工,尤其是在外海深水区,除风以外,涌浪对船舶的影响非常大。 如何减少涌浪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以加快施工进度是目前水中墩身施工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 工程概况 南澳大桥位于汕头市南澳岛与澄海莱芜半岛之间的海面上,海面宽约8.5km。桥址区属于南亚热带 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常年气温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常有台风、强风及冬季季风等灾害 性天气出现。南澳、澄海至汕头一带沿海是广东省风暴潮最严重岸段之一。 图1 南澳大桥全景图 南澳岛附近海面冬季主要受东风季风影响,夏季主要受西南季风和台风影响。冬季海浪以涌浪为主, 自10 月至次年1 月涌浪频率为95%左右,每年5~11 月为多台风季节(多数台风集中于7~9 月)。登陆 粤东及珠江口沿海一带的强台风对桥址处的潮位变化影响特别显著,台风暴潮引起的增水形成超高潮 位,此处海况十分恶劣。南澳海域潮汐现象主要由太平洋潮波经巴士海峡巴林海峡进入南海后形成,属 不正规半日潮,每天出现 2 次低潮和 2 次高潮。涨潮和落潮时间和高度均不等。南澳大桥主体工程于 1995 年2 月开工兴建。由于此处海况恶劣,墩身施工异常困难,致使施工无法进行,最终南澳大桥在 建成 10 个浅海桥墩后,便一直弃置停建。2008 年工程再次招标开工,其中深水区非通航孔桥墩为 K5+795~K9+710 和K10+290~K11+685,共120 个桥墩)引桥下部结构(钢管桩基础、承台及墩身); 承台及墩身防腐涂装。该合同段成败的关键即为深水区120 个桥墩的施工,水深在8~14 米,墩身处的 涨潮、落潮水流流速为0.73m/s-1.102m/s。 1 3 传统施工工艺面临的困难 本工程若采用以往在水中施工墩身时采用的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若采用浅滩区墩身搭设栈桥施工,即在栈桥上采用流动吊机辅助施工墩身,将

文档评论(0)

ouya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