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 关 知 识 四、计量器具分类及技术指标 2.测量器具的技术指标 (7)灵敏度。指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若被测量变化为x,所引起的计量器具的相应变化为L,则该计量器具的灵敏度为S?=x/L。当分子和分母为同一类量时,灵敏度又称为放大比或放大倍数,其值为常数。 放大倍数K可以表示为K?=c/i,c为计量器具的刻度间距,i为计量器具的分度值。 (8)灵敏阈(或灵敏限)。指引起计量器具示值可察觉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它反映了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微小变化的敏感能力。如百分表的灵敏阈为3m,表示被测量只要有3m的变化,百分表就会有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变化。 相 关 知 识 四、计量器具分类及技术指标 2.测量器具的技术指标 (9)回程误差。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计量器具按正反行程对同一量值测量时,所得两示值之差的绝对值。它是由测量器具中测量系统的间隙、变形和摩擦等原因引起的。 (10)测量力。指在接触式测量过程中,计量器具测头与被测量表面间的接触压力。测量力太大会引起弹性变形,测量力太小会影响接触的稳定性。 (11)修正值(校正值)。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修正值与示值误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在测量结果中加入相应的修正值后,可提高测量精度。 相 关 知 识 四、计量器具分类及技术指标 2.测量器具的技术指标 (12)不确定度。由于计量器具的误差导致对被测量的真值不能肯定的程度称为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它是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了计量器具精度的高低,包括示值误差、回程误差等。如分度值为0.1mm的外径千分尺,在车间条件下测量一个尺寸小于50mm的零件时,其不确定度为0.004mm。 相 关 知 识 五、测量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是否直接测出被测量值分 (1)直接测量。直接量出被测参数的量值的测量就是直接测量。如用外径千分尺直接测量圆柱体直径的测量就属于直接测量。 (2)间接测量。先测出与被测量值有关的几何参数,然后通过已知的函数关系经过计算得到被测量值。如用正弦规测量锥体的锥度。 相 关 知 识 五、测量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2.按示值是否代表被测量值的绝对数字分 (1)绝对测量。测得的数值是被测量的绝对数字。如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直接测出零件的实际尺寸。 (2)相对测量。测得的数值是被测量相对于已知标准量(或基本量)的实际差值。如用量块调整内径千分尺,测量深孔的直径,从内径千分尺读出的数据是减去基本量的数据,孔的实际尺寸应加上基本量。 一般来说,相对测量的测量精度比绝对测量的测量精度要高。 相 关 知 识 五、测量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3.按被测零件表面与测量头是否是机械接触分 (1)接触测量。被测零件表面与测量头机械接触,并存在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如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工件。接触测量有测量力,会引起被测表面和计量器具有关部分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2)非接触测量。测量零件表面与仪器测量头没有机械接触。如光学投影仪测齿形等。它不会影响测量精度。 相 关 知 识 五、测量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4.按被测量的多少分 (1)单项测量。指对同一零件的多个参数进行测量时,逐一进行测量。如测量螺纹,分别测它的中径、半角、螺距等。 (2)综合测量。指同时测量工件上几个相关参数,综合判断工件是否合格的测量方法。其目的是保证被测工件在规定的极限轮廓内,以满足互换性要求。如用齿轮单啮合仪测量齿轮的切向综合误差。 相 关 知 识 五、测量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5.按被测量是否在加工过程中分 (1)在线测量。指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的测量。主要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测量结果可以直接用来控制工件的加工过程,便于及时调整,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可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是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2)离线测量。指加工后对工件进行的测量。测量结果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相 关 知 识 五、测量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6.按被测工件在测量时所处状态分 (1)静态测量。测量时被测件表面与测量器具测头处于静止状态。例如,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用齿距仪测量齿轮齿距等。 (2)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零件表面与测量器具测头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或测量过程是模拟零件在工作或加工时的运动状态,它能反映生产过程中被测参数的变化过程。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安全生产基础档案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制度、3手残事故应急处置制度、4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docx VIP
- 第十章 施工放样测量.pptx VIP
- 2025年邯郸市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旧房加固与改造施工方案探讨.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培训课件.pptx VIP
- YB∕T 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复核)记录表.xlsx VIP
- 施工放样记录表.xls VIP
- YB∕T 4858-2020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范.pdf
- 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带计算程序).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