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谷氨酸 5-氧脯 氨酸酶 ATP ADP+Pi 半胱氨酰甘氨酸 (Cys-Gly) 半胱氨酸 甘氨酸 肽酶 γ-谷氨 酰环化 转移酶 氨基酸 5-氧脯氨酸 γ-谷氨酰半胱氨酸 γ-谷氨酰 半胱氨酸 合成酶 ADP+Pi ATP 谷胱甘肽 合成酶 ATP ADP+Pi 细胞外 γ-谷 氨酰 基转 移酶 细胞膜 谷胱甘肽 GSH 细胞内 γ-谷氨酰 氨基酸 氨基酸 γ-谷氨酰基循环过程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消化过程中,有一小部分蛋白质不被消化(约占食物蛋白的5%),也有一小部分氨基酸不被吸收,肠道细菌体内的多种酶对这部分蛋白质氨基酸所起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putrefaction)。 腐败作用的产物大多有害,如胺、氨、苯酚、吲哚等;也可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及维生素等可被机体利用的物质。 (一)胺类(amines)的生成 蛋白质 氨基酸 胺类 蛋白酶 脱羧基作用 组氨酸 组胺 赖氨酸 尸胺 色氨酸 5-羟色胺 酪氨酸 酪胺 假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 酪氨和苯乙胺分别被羟化为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与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结构相似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从而影响脑功能,称假神经递质。 苯乙胺 苯乙醇胺 β-羟酪胺 酪胺 HO HO CHOHCH2NH2 HO HO CHCH2NH2 Noradrenaline 去甲肾上腺素 Dopamine 多巴胺 Catecholamine 儿茶酚胺 CHOHCH2NH2 HO CHOHCH2NH2 Phenylethanolamine 苯乙醇胺 Octopamine 羟苯乙醇胺 False Neurotransmitter 假神经递质 (二) 氨的生成 未被吸收的氨基酸 渗入肠道的尿素 氨 (ammonia) 肠道细菌 脱氨基作用 尿素酶 降低肠道pH,NH3转变为NH4+以铵盐形式排出,可减少氨的吸收,这是酸性灌肠的依据。 有毒 (三)其它有害物质的生成 酪氨酸 苯酚 半胱氨酸 硫化氢 色氨酸 吲哚、甲基吲哚 正常情况下,上述有害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只有小部分被吸收,经肝的代谢转变而解毒,故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长期便秘,肠道腐败产物吸收较多,对人体不利。 肠梗阻患者肠道不通畅,造成肠内容物在肠腔内长时间停留,腐败产物增多,大量有害物质吸收入血,若同时伴有肝功低下,解毒不全,则会出现头昏、头痛、甚至血压波动等中毒症状。 第三节 体内蛋白质的降解 一、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 成人体内的蛋白质每天约有1%~2%被降解,主要是肌肉蛋白质。 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大约70%~80%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半寿期(half-life) —— t1/2 蛋白质降低其原浓度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蛋白质转换(protein turnover) 体内蛋白质降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 意义: 清除异常或损伤蛋白质 某些调节蛋白质的转换可直接影响代谢过程与生理功能 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途径: 1. 不依赖ATP的过程 在溶酶体内进行 利用组织蛋白酶(cathepsin)降解细胞外来源的蛋白质、膜蛋白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质; 2. 依赖ATP和泛素(ubiquitin, Ub)的过程 在蛋白酶体中进行 主要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的蛋白质 Aaron Ciechanover Avram Hershko Irwin Rose “for the discovery of ubiquitin-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4 泛素 76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8.5kD) 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而得名 一级结构高度保守 1. 泛素化(ubiquitination) 泛素与选择性被降解蛋白质形成共价连接,并使其激活。 2. 蛋白酶体(proteasome)对泛素化蛋白质的降解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 蛋白酶体存在于细胞核和胞浆内,主要降解异常蛋白质和短寿命蛋白质。 26S蛋白酶体 1个20S的核心颗粒(CP) 2个19S的调节颗粒(RP) : 2个α环:7个α亚基 2个β环:7个β亚基 共18个亚基, 其中6个亚基具有ATP酶活性 蛋白酶体的结构与功能 泛素化过程 E1:泛素活化酶 E2:泛素携带蛋白 E3:泛素蛋白连接酶 泛素 C O- O + HS-E1 ATP AMP+PPi 泛素 C O S E1 HS-E2 HS-E1 泛素 C O S E2 泛素 C O S E1 被降解蛋白质 HS-E2 泛素 C O S E2 泛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型会议会务工作流程清单(培训讲学版).docx VIP
- 零碳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docx
- DB35∕T 836-2015 学生服装标准规范.docx VIP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完整版) .pptx VIP
- 明配管支吊架的计算表.xls VIP
- 活动一《塑料制品大点兵》课件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社区教育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污水处理优化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5).设备与物料流管理.docx VIP
- MSS SP-25中文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5年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