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一起第1节 种群的特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养分以维持生活。 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种间关系 蛔虫 绦虫 血吸虫 菟丝子 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寄生的结果: 藻类 光合作用 给真菌提供有机物 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 真菌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种间关系 又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个 体 数 时间 个 体 数 时间 个 体 数 时间 个 体 数 时间 B A A A A B B B 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 1 2 3 4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四、生物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⒈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⒉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下面为4组生物: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的种间关系示意图 (1)判断A~D四组生物分别对应①~④曲线图: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若4个图中的b均死亡,对a不利的是 。 (3)若大量捕杀狐,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 ? a b 先增加后减少 ③ ② ① ④ ③ 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什么 [ ] A.是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D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四者之间从属关系的是 A、 a生存斗争 b竞争 c种间斗争 d种内斗争 B、a竞争 b种内斗争 c生存斗争 d种间斗争 C、a竞争 b种间斗争 c种内斗争 d生存斗争 D、a生存斗争 b种内斗争 c种间斗争 d竞争 D、乙和丙都不是 a d b c 38、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四者之间从属关系的是 A、a生存斗争 b种内斗争 c种间斗争 d竞争 B、a竞争 b种内斗争 c生存斗争 d种间斗争 D、乙和丙都不是 a d b c 38、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四者之间从属关系的是 A、a生存斗争 b种内斗争 c种间斗争 d竞争 B、a竞争 b种内斗争 c生存斗争 d种间斗争 D、乙和丙都不是 a d b c 38、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四者之间从属关系的是 A、a生存斗争 b种内斗争 c种间斗争 d竞争 a b c d D 例一:社会性昆虫 例二:非社会性生物 Eg 蚂蚁、蜜蜂 Eg 鱼类、某些哺乳类等; 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种内关系 例三:麝牛聚集成群时,遇到狼群,雄牛就围成一圈,头朝外面,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可免遭狼群袭击。 例四:狼群在追捕马鹿时,常常是几只狼在后面追,另几只狼在前面抄近路堵截,配合默契,它们的阴谋往往能够得成。 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 例一: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 种内斗争 例二:青蛙的蝌蚪,排出有毒物,密度大时,抑制蝌蚪的生长发育,增加幼小蝌蚪的死亡率。 例三:猕猴群中,猴王死后,雄猴为争夺“王位”而打得头破血流;生殖季节,公鹿为争夺配偶而相互用角攻击… 种间关系 生物数量 生物B 生物A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时间 大草履虫小草履虫 分别培养 生活很好 混合培养 大草履虫死亡小草履虫正常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 种间关系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B 生物A 五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研究方法: 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第4章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