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荆楚岁时记》中的动植物崇拜习俗
【摘要】《荆楚岁时记》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岁时活动的方方面面,这些习俗有的流传下来,有的有所变更,对后世习俗的流传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动植物崇拜这一角度来论述荆楚时期与当今时代动植物崇拜习俗一些民俗事象的演化和流传。
【关键词】荆楚岁时记;动物崇拜;植物崇拜;习俗流变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6-0278(2013)01-151-02
《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笔记体回忆录,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是以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为记录对象。荆楚地域广阔,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诸侯国,领地广袤,楚成王时候就有“楚地千里”的称号。
在《荆楚岁时记》中,作者除了提供南朝梁代时期的岁时节令习俗、农事生产习俗、祭祀以及文体娱乐习俗等宝贵民俗资料之外,还展示了动植物崇拜的习俗。楚地向来有重巫信鬼的传统。《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凡饮酒次第从小起,梁有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则。”作者多次提到“鸡”,并把鸡鸣和鬼怪的畏惧联系在一起,鸡是清晨打鸣的,而把鸡和鬼怪联系在一起,认为鬼怪是怕鸡的,并且鸡能辟邪驱鬼。然而,我们进一步考究就会发现,虽然鸡打鸣可以驱邪,但是如果是母鸡打鸣就被看作是怪异的事,是一种不祥的预兆。早在《尚书?牧誓》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古人有言,日:‘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为雌鸡不能司晨,如果母鸡在清晨打鸣,家里将会死人,结果会落得家中萧条。今天民间仍然沿袭这一习俗,认为母鸡打鸣是死人或者失火的兆头。另有一种说法是,若母鸡打架则被看作是要招阴天。据此,这种种说法也表明了中国古代轻视妇女地位的一种文化表现。民间还有俗信,认为公鸡打鸣过早,也不是好事,夜间一更鸡鸣,必定会有火灾,二更鸡鸣,须得防范窃贼。《史记?殷本记》说:“武丁在祭祀成汤后的第二天,有一只雉鸟落在鼎的扶手上不停地叫唤。武丁非常害怕,以为不详。”此处又由对家鸡的禁忌,引申出对野鸡(雉)的忌讳。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武则天出生的那天夜里,有一群雌雉呜叫不已,后来果然发生了武则天做女皇的事。《左传》也记载:有一只雉鸟在宋国的太庙叫唤,后来发生了火灾。《左传?襄公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庙,日嘻嘻出出(杜预注:嘻嘻,热也。出出:戒伯姬)。”“鸟鸣于毫社,如日嘻嘻”,(杜预注:“皆火灾也”)。甲午,宋大灾,宋伯姬卒。”。再入“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鸣,则入田以为候。”以及“斗鸡、镂鸡子、斗鸡子。”其中的“鸟”、“鸡”等动物意象,充分体现了《荆楚岁时记》中的动物崇拜现象,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其文体及娱乐习俗。
此外,“正月七日为人日。”按董勋问礼俗日:“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以阴晴占丰耗,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也即正月一日不能杀鸡,二日不能杀狗,三日不能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行刑。再者,“人日鬼鸟。”《荆楚岁时记》日:“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鬼鸟叫声不吉利,又称九头鸟,俗称闻此鸟叫声者为凶。舟山一带传说听到九头鸟叫时,附近就有野鬼游魂。安徽一带,早起听到沙和尚的叫声,俗以为必遭病秧。安徽寿春人早晨若听见牛叫,就以为是有人欺侮。而且安徽一带忌讳夜间听见驴子叫,俗以为这是将有灾病的征兆。这些如鸡、狗、羊、猪、牛、马等动物禁忌,传说女蜗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造狗,三日造猪,四日造羊,五日造牛,六日造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而产生上述动物禁忌。此外,民间更有“狗来富,猪来穷,猫来带麻布(死人)”的俗语。狗来到人们住处主人会饲以粮食,猪来则要赶打出门,而猫来则是大忌,要将其捉住,在猫腿上系一块小红布条,才能将其放走,如果捉不到,就要赶猫上树或者上屋才能禳灾。人们之所以对这些常见的动物加以崇拜,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中对它们有一种认同感,而这一认同感是承袭于原始的图腾崇拜而来。人们将自己的生活与动物发生的某种现象联系在一起,从动物的异常表现来认为是自己某种异常现象发生的征兆,这便是动物禁忌产生的思想基础。动物禁忌还表明,在人类没有完全消除鬼神等超自然观念之前,人们就无法摆脱动物精神上的“纠缠”,还得通过种种禁忌来调节与它们的关系,来表示人类对它们的敬畏。
动物禁忌主要是由动物本身的反常行为引起的,而植物禁忌则主要表现为植物的异常现象,也被人们看作是吉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