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2018高考历史应考指导课件:砺炼考技--论法导考----.pptVIP

陕西省宝鸡市2018高考历史应考指导课件:砺炼考技--论法导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题有招 1.确定时间定位历史阶段 2.审清求答项 ○答题有道 1 概括类问题 不是摘抄原文、具体罗列、细节描述、脱离发挥。 概括是高度浓缩、准确提炼、完整再现、切中本质。 2 背景原因类:阶段特征探求+现场概括能力。 3 影响类问题:在内容中探求 4 “特点”类问题事物内在、外在的独特的地方。 谁? 方式、程度、推进过程、内容侧重、突出特点、规范立法?影响? 5.异同类问题:现场学习,重在找到对比点。 时间 出口额 进口额 入超额 1912 371 473 102 1913 403 570 167 1914 356 569 213 1915 419 450 35 1916 482 516 34 1917 463 550 87 1918 486 555 69 1912~19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状况表 民国初年的轻重工业比例图 进出口外贸易扩大,进口始终大于出口,入超额缩小。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轻工业发展较快。 一战使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并一定程度提供国际市场。 洞悉阶段特征 表述有总有分 ※(2016全国1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均8.64) 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均0.26) 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5分,只需归纳主张,不及轻重优劣)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8分,先总后分为上,注意分歧的背后含义) 失分原因:主张分康、严、民国,抄材料,无归纳。评价不正确。大量空白。命题要求太高,尤其是“评价”。 【例题】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 则国权亡。爱国必自兴民权始。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著《爱国论》和《戊戌政变记》 回答:材料二反映了梁启超的哪些政治主张?(3分)当时, 时务学堂和南学会的创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政治主张: ①主权在民;②兴民权;③救亡图存; 影响:培养了维新变化的人才;思想解放,宣传了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认识理解中思维定势的突破 14—17世纪社会转型时期的中西 差异性 政治上,中国废丞相,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西方少数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 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一直发展缓慢;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上,中国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加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