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供给曲线及其有关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 Q A O(C) B es=1 O Q P es =? Q O P es =0 第七节 弹性理论的应用 0 Q P S0 S1 S2 D p0 p2 p1 一、政府对价格的间接干预政策—— 征税与补贴的效果分析 赋税的归宿分析 例:谁支付了奢侈品税? 一些国家对那些只有富人才买得起的奢侈品征收消费税(如中国对购买轿车征收名目繁多的各种税费),理由是调节社会分配。这一类型的税真是由富人来承担吗? 买者支付的价格 无税收的价格 卖者得到的价格 税收 S D S* 无税收的价格 卖者得到的价格 税收 买者支付 的价格 结 论: 赋税的最终承担者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 如果相对于供给来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赋税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如果供给比需求缺乏弹性,赋税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二、数量分析 1 、确定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交易量; 2 、如果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5元的税, 新的均衡价格与交易量为多少? 已知需求曲线为: 供给曲线为: 1、(600,100) 2、(593.3, 103.3) * Thank you! * 10 * 10 * 41 * 惠普的CEO菲奥里娜上任后寻找并购对象 * 2001年,台湾地震,计算机CPU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上升和全球计算机的暂时性短缺 * 7 * 31 * 12 * 17 * 22 * 1972年的价格的急剧上升主要是由于大量向苏联出口粮食引起的。 另外,1998年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洪涝,但是该年年底人们发现粮食价格上升了50%比前一年,农民的净收入却比1986年上升了近1/3。 * * 增税后 供给下降 p-5 * (2)需求的点弹性 需求的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需求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假定需求函数为Q=f(P),以dQ和d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量,以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点弹性的公式为: 思 考: 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的弹性相等吗?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吗? A C B D E 0 0 1 Q P 2、需求弹性的五种类型 ①当ed=0时,称为完全无弹性(Perfectly Inelastic),它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完全没有反应。 Q P Q=f(P) ed=0 ②当ed ??时,称完全弹性(Perfect Elastic)。它表示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需求量趋于无穷大。价格稍有变动,需求量的改变为?(从??0)。 Q P Q=f(P) ed ?? ③当ed =1时,称为单位弹性(Unitary Elastic)。它表示需求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始终是相等的。具有单一弹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Q=A/P Q P ed =1 ④当0 ed 1时,称为缺乏弹性(Inelastic)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相对陡峭的曲线。 Q=f(P) Q P 0 ed 1 ⑤当1 ed ?时,称富有弹性(Elastic)。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即相对于价格的变动幅度而言,需求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相对平坦的曲线。 P Q=f(P) Q 1 ed ? 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长期与短期 美国部分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商品 弹性估计值 鞋 0.4 报纸与杂志 0.1 汽油、燃料油(短期) 0.2 汽油、燃料油(长期) 0.5 厨房用具 0.6 珠宝 0.4 医生服务 0.6 法律服务 0.5 出租汽车 0.4 资料来源:H.霍撒克,L.泰勒《美国的消费者需求) 4、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厂商的销售收入TR = P·Q P—价格; Q—销售量(假定等于需求量) 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 结 论: 富有弹性的商品,宜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 缺乏弹性的商品,宜采用厚利少销的策略 例:谷贱伤农 美国农产品的价格、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变化 年 份 产量 (%) 价格 (%) 农民实际收入(%) 1951-1954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