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结 20世纪 70年代,澳大利亚开始实行改革,放松金融管制。 1973年政府取消对银行大额存款的利率控制,进行改革的初步尝试。 80年代在坎贝尔报告(Campbell Report)的基础上,改革全面提速。先后取消对银行的直接控制,放开国债利率,取消外汇管制,改革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金融市场。 放松管制后,银行的约束减少,竞争能力增强,迅速扩张,银行重获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银行业的盈利性维持了稳定的上升趋势。 但是,金融自由化导致信用扩张,股票市场过度繁荣,债务增加导致了1987年10月的股票市场大崩溃, 并进一步引发了金融危机。 韩国利率市场化 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中央银行对金融部门监管的主要工具是管制利率和信贷限额管理。1965年9月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名义利率规定的上限进行了调整。将各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加权平均收益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起,韩国逐渐放弃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政策,转而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管理政策,确定了金融自由化政策,开始了利率体制市场化改革。 一、利率管制与信贷限额的实施 (一)20世纪50年代,韩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 中央银行主要的监管工具为管制利率和信贷限额管理。 (二)20世纪60年代,韩国大幅提高存款利率上限 1964-1965年间,韩国进行了两场重要的改革:一是外贸政策改革;二是利率政策改革,将官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名义利率规定的上限从15%提高到30%。 (三)名义利率上升,助推韩国银行体系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名义利率的上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下降,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率明显提高,韩国银行体系大规模扩大。 二、“一波三折”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从放开到管制、从管制到重新放开的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激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时间:1981年6月-1988年12月 89年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出口停滞,通货膨胀加剧,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韩国政府不得不对利率再次实行管制。 (二)第二阶段:“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91年按照从非银行机构到银行机构、从贷款到存款、从长期到短期、从大额到小额的顺序,逐步渐进式地扩大市场化利率的比重。 三、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经济金融运行 (一)经济平稳增长 促进实际利率由负转正,保障了经济发展,取得多方面的积极成效。 (二)对通货膨胀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经济形势明显好转,通货膨胀得到遏制。 (三)信用总量大幅扩张,货币供应量保持相对平稳 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后信用总量大幅扩张,而货币供应量却始终保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在刺激经济的同时有效遏制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四)流动性增加大幅推高资产价格 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达到了鼓励银行储蓄、抑制非银行投资的目的,从而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深化,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非中介化的状况。 俄罗斯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 (一)金融自由化 吸取前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俄政府采取新自由主义改革和转轨战略,全面放开市场价格,国有企业私有化,采用货币主义的紧缩政策消除财政赤字,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冲击。1991年,俄罗斯启动金融自由化改革。 (二)改革前各项经济指标 1、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为负,国民经济出现停滞;国内宏观经济不稳定,通货膨胀高企,严重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 2、融资情况 与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间接融资规模较小 。 二、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及进程 (一)激进式路径的选择 为防止卢布在短期内崩溃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俄罗斯采取激进式改革,主要目标:尽快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建立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 俄罗斯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92年开始,1995年结束,分为两个阶段,历时3年。激进式改革在制度方面表现为私有化改革和产权制度变革。 (二)改革的主要阶段及措施 第一阶段:1992年-1993年 该阶段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期,俄罗斯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放松利率管制;提高放贷条件,采取信贷分配限额制;发展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引入公开市场操作。 第二阶段:1994年-1995年 该阶段,俄罗斯政府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两点:实行信贷拍卖制;取消央行直接贷款模式。 三、利率市场化后的经济运行情况 (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1、银行活动和外资准入的自由化;2、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3、汇率自由化和本币的可自由兑换;4、资本账户开放;5、证券市场的发展。 (二)各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宏观经济指标 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国内物价得到稳定,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由负转正。 2、市场融资指标 国内银行信贷占GDP比例虽然在短期内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管线保护方案.pdf VIP
- DB5101T 13-2018 成都市智慧城市市政设施 城市道路桥梁基础数据规范.pdf VIP
- 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巡视要点.pptx VIP
-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pdf VIP
- 第11课 “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实现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pptx VIP
- 基于Python的五子棋游戏设计.docx VIP
- 《岳阳楼记》的文言虚词.doc VIP
- Python语言与经济大数据分析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上海财经大学.docx VIP
- 初中英语英语完形填空100篇(二)配答案详解.pdf VIP
- 电梯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