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课结束 解析 ①过程要获取蛋白质、DNA等成分,所以不能加热处理,A项错误; 培养基上的一个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一个种群,B项错误; 如果将S型活细菌悬液与R型活细菌悬液换一下位置,不会发生转化,C项错误; ③要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可能出现S型、R型两种菌落,D项正确。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有放射性,说明①过程培养时间过长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 解析 4.(2017·南阳模拟)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解析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A项正确;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细胞外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b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因此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B项正确; b中理论上不含放射性,这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C项错误; 上述实验过程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仅凭该实验还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 实验 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病斑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①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② b型TMV感染植物 b型 b型 ③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b型 a型 ④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a型 a型 5.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结果(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5 解析 因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决定病毒类型和病斑类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③中的RNA是b型TMV的,分离出的病毒类型应该是b型。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答案 6.(2017·孝义模拟)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B.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C.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三个实验都能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5 解析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A项错误; 三个实验中,只有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B项错误; 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有噬菌体、小鼠、细菌,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项正确;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错误。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 B.在O~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细菌体内 C.在t1~t2时间内,由于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 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 答案 解析 7.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合成子代噬菌体需要的原料、酶、能量都由细菌提供,A项正确; 在O~t1时间内噬菌体和细菌的数量基本稳定,此时可能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也可能已经侵入到细菌体内还未释放子代噬菌体,B项错误; t1~t2时间内细菌大量死亡是由于噬菌体的侵入,C项正确; 在t2~t3时间内细菌裂解死亡,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D项正确。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8.(2017·邯郸模拟)下列哪项事实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人们确认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之后,发现某些病毒的遗传 物质是RNA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DNA在亲子代噬菌体之间起桥梁作用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表明,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才能使R型细菌 转化为S型细菌 D.人们得出染色体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创新备考名师课件 中图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课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课 免疫调节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水、无机盐和血糖调节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5课 植物的激素调节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27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备考一体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26讲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备考一体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28讲 人体和动物的激素调节备考一体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29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备考一体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20讲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备考一体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热考培优(五)同位素示踪与荧光标记技术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微专题十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易错总结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微专题十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易错总结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6.1 细胞的增殖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2讲 细胞工程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三讲 胚胎工程及伦理问题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单元综合精选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39讲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备考一体名师课件 苏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