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经行头痛系因素体血虚,血不上荣,或情志内伤,瘀血内阻,阳络不通,导致每于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变。
13.1 诊断依据
13.1.1 头痛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发作2次以上者。
13.1.2 头痛大多为单侧,或左或又,亦可见于两侧太阳穴或头顶部。痛如锥刺,或掣痛,或绵绵作痛。
13.1.3 须与经期外感、高血压及颅内站位性病变的头痛相鉴别。
13.2 证候分类
13.2.1 气血瘀滞:经前或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色紫有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暗边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
13.2.2 肝血亏虚:经期或经后,头痛绵绵。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
13.2.3 肝火旺盛:经前头痛目胀,甚或巅顶掣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经行量多色鲜。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带数。
13.3 疗效评定
13.3.1 治愈:经行头痛消失,无周期发作。
13.3.2 好转:经行头痛减轻。或头痛消失后3个月经周期内又有复发。
13.3.3 未愈:经行头痛无变化。
14 经行身痛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经行身痛素体血虚、寒湿留滞,经脉失养,致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肢体疼痛周期性发作的病变。
14.1 诊断依据
14.1.1 行经期间或经来前后,肢体疼痛酸楚或麻木不适,呈周期性发作2次以上者。
14.1.2 局部无红肿,无畸行。无严外伤、风湿痹及其它疾病史。
14.2 证候分类
14.2.1 气血亏虚:经期或行经前后,肢体酸痛麻木,神疲乏力,经行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
14.2.2 寒湿凝滞:经期或行经前后,关节疼痛酸楚重着,腰膝尤甚,得热则舒。月经后期,量少不畅,色暗有块。苔薄白,脉沉紧。
14.3 疗效评定
14.3.1 治愈:经行身痛消失,无周期性发作。
14.3.2 好转:经行身痛减轻,或身痛止后经行3次内又复发。
14.3.3 末愈:经行身痛未减轻。
15 经行泄泻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经行泄泻是指素体脾肾虚弱,致每逢经行期间大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的病变。
15.1 诊断依据
15.1.1 经行泄泻,随月经周期发作。
15.1.2 粪便多为水谷不化之残渣,或溏便。一般无腹痛,大便不臭,无脓血。
15.1.3 应注意与慢性腹泻相鉴别。
15.2 证候分类
15.2.1
肝郁脾虚:经行期间大便溏泻。神疲肢重,面色不华,纳差口淡,或伴腹胀隐痛。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脉濡。若兼肝旺者,则有小腹胀痛,胸胁痞闷等,脉兼弦象。
15.2.2 肾阳亏虚:经行期间大便泄泻或完谷不化,面色晦暗,腰腿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
15.3 疗效评定
15.3.1 治愈:经行大便正常,无周期性发作。
15.3.2 好转:经行泄泻次数减少,症状减轻。或泄泻虽止,但3个月经周期内又复发者。
15.3.3 未愈:经行泄泻症状无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