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压力是什么? 国内普遍认为,压力是由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就是人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紧张情绪。 【1】压力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2】压力是一种身心反应 【3】压力是一个过程 (一)合理认知与理性应对 包容的态度:压力人人有,压力常常在。 压力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作用。 积极地应对:研究者认为,大约80%的人在经历了感情创伤后有韧性复原能力,他们不需要治疗自己就可以克服遭受的压力、战胜困难得以恢复。 (三)锻炼意志提高承受能力 事实发生——接纳、应对——收获成长 文饰作用 遇到挫折后,“自圆其说”的编造或杜撰所谓 的“理由”,其目的是要以“合理化”的动机去掩饰自己的行动,维护尊严。 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式的合理化 争取不到就说它不好 甜柠檬效应 甜柠檬式的合理化 摆脱不掉就说它好 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反向作用 一个人表现于外的行为,却与他内在动机在方向上恰好相反。 “表里不一” 逢迎献媚 仇视敌意 过分炫耀 严重自卑 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二)善用心理防御机制 (1)转移和宣泄 不行,得找人说说。”——倾诉,也可以写信、写日记、写博客 “哭一哭,喊一喊”“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眼泪可以排毒 “摔一摔,打一打”拍拍桌子,朝湖里扔扔石头——但要注意合法宣泄。 “打打球,听听音乐”——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2)幽默与放松 幽默——自我解嘲。幽默是精神消毒剂。 因为幽默感而稳坐世间第一好丈夫宝座的,估计非苏格拉底莫属。苏格拉底那个时代盛产思辨家,而且都是路边一派,这里有个缘故。苏格拉底据说是因为家有悍妇,经常被扫地出门。某日河东狮大发雷霆,赶他出去后还不解恨,从楼上一盆水泼将下来把他淋个落汤鸡。这人好脾气,眨巴着眼睛说:“噢!我知道打雷过后必定下雨。”回不了家,怎么办呢?就这样或是躲避牢骚,或是被扫地出门,每天就站在马路边无所事事,与人闲聊,久而久之就成了思辨高手。因此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说:“你务必结婚,若娶个好太太,你会很快乐;若娶个很糟糕的太太,你会成为哲学家。” 国外大学生认为幽默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 (二)善用心理防御机制 (3)暗示与安慰 安慰——也叫自我安慰,也是所谓的精神胜利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 天生我才必有用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是避免自己精神崩溃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不能老用,老用就给自己藉口不行动,不努力。 (二)善用心理防御机制 胡萝卜、鸡蛋、咖啡豆的故事 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李玉 压力概述 主要内容 压力管理 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 一、压力概述 面临选择 (1)压力是环境要求你作出选择或改变时的个人感受 面临改变 每一个人都有压力,压力是无时无刻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大学毕业时,你被山工机械录用,同时被威猛机械看好。 A:山工,底层做起,机会相对较少。 面临选择 B:威猛,领导器重,机会相对多些。 你面临的选择 选择总是伴随着内在的心理冲突,给个人带来压力感受 普通学生 学生干部 面临改变 事件的不确定状态,忐忑不安 (2)压力是对未知事件悲观解释的结果 中午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学习好,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赞许,获得奖学金或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学习、表现出了差错要挨批? (3)压力是持续不断的精力消耗——心力衰竭 你已经连续不断地复习了十几个小时,真想立刻回宿舍休息。 但是,明天还有两科考试,不能走。 于是,感到心烦、不满、压力重重…… 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体力和心理付出,消耗着你的热情、耐心和学习动力,最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心力衰竭。 burnout 日前,微博上一则关于“普华永道25岁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上海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的一名入职仅半年的员工,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死者的微博曾经一再说“很累”“很疲惫”“工作多”。 这位不幸的白领小潘是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毕业的硕士,入职半年,在普华永道审计部门工作。不久前,她曾患病毒性感冒,反复高烧,终因急性病症治疗无效去世,年仅25岁。 (3)压力是持续不断的精力消耗——心力衰竭 压力似乎总在消耗我们的精力,带给我们无尽的烦恼和不断升级的紧张情绪,那么,如果生活中没有了压力的存在,是不是就很美好呢?其实不然。 互动空间 (1)压力给生活带来乐趣 如果人为减少外界刺激,会发生什么结果呢? 贝克斯顿(Boxton)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觉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