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 计 构 思 项 目 概 况 第 PAGE 6 页 (共5页) 第 PAGE 7 页 (共7页) 上海古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学 生:赵永瑶, 建筑与设计系 指导教师:郭晓华, 园林园艺学院 1 项目概况及分析 上海古城公园位于上海黄浦区豫园地区的西北角,地处人民路新开河地区,基地北侧和东侧为人民路,西侧为安仁街,南临福佑路,是老城厢的一部分。这里原来是典型的上海老式石库门房及部分危房简屋,居住人口密集,生活配套设施简陋。古城公园面积不大,但其存在的价值却不可忽视,尤其是当自己站在公园中,遥望对面的上海明珠塔,更显得这个公园的价值之所在。 (1).公园周边环境:公园东北方向为人民大道,北临人民路隧道,西南两侧均为商业区,临接商业街道,豫园的北门入口位于公园的西南角处,仅一步之遥。 (2).公园内部现状:公园占地3.88万平方米,由北至东有一条狭长形河道,止于公园内部正东面。 (3).公园特色分析:古城公园在空间上正处于一个过渡的位置,位于豫园与外滩之间,隔黄浦江就是象征着上海未来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种空间位置上的巧合更注定了古城公园成为一个承上启下,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媒介和纽带,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故在公园的总体设计定位上应以现代园林艺术手法,即简洁的构图,流畅的语言,深刻的细部刻画来反映和折射出传统文化的意韵和精髓。 2 设计原则 设 计 原 则 2.1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古城公园是首先作为一个开放场所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方便更舒适地进行多样性活动,因此,城市公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人的活动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公共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不同职业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要。 2.2与城市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发展趋势相协调的原则 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调节器”,是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明确本身的区位和性质,恰如其份的表达和实现其功能。 2.3 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 城市空间环境作为人类文化在物质空间结构上的投影,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脉,又必须站在“今天“的历史地位,反映历史长河中今天”的特征,有创新有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和文脉的继承。 2.4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应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的自然的清新、自由和愉悦。 2.5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在公园环境中应引导公众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参与中,做到“人尽其兴”“物尽其用”,发挥主客体直接交换的互动作用。 3 设计构思 运用凝重又浪漫的手笔刻画“上海滩”特有的韵味和积淀。从曲院半开过渡到开放的后现代主义景观的空间形式,使公园成为老上海古城文化的载体。通过从豫园到上海外滩至浦东经贸大楼到东方明珠隔黄浦江相望这一深刻的变迁来编排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表现都市与自然、现代与传统的转换与过渡。通过“木文化”与“石文化”、“古”与“新”撞击点的恢弘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的结合,打造一个“个性鲜明”、“文化汇聚”的历史遗迹交汇地。 4 景区结构及景观分析 设 计 构 思 第 PAGE 7 页 (共8页) 4.1 主入口(文化雕塑) 入口广场区为开敞状态,中心为模纹花坛,内置姿态嶙峋的黄石,上刻有“古城公园”字迹,广场铺地内嵌多个Led照明灯,中轴对称式,入口中轴线上设有涌泉跌水,使规整的入口增加了活泼的气氛。 4.2 文化展示区 一组秦砖黛瓦清水转砌筑的文化景墙,景墙上记述“老上海文化的字样”,起到一种点睛之用,沿文化墙拾阶而上,来到大型“下沉式广场”,广场中央设置一琴键状雕塑,寓意上海人民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弹奏出美妙动人的篇章。广场内绿地与铺装相互交织,由卵石和花岗岩拼砌成的铺装,设计成旋涡状,不仅与四面水景相呼应,更寓意上海以无穷的生命力向全世界发展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展现恢弘的时代气息。 4.3榉树广场 内置多个带座椅的树池,植物以榉树为主,通过阶梯,为一圆形的亲水平台,中心处设置观景亭(亭子采用古木结构,给人一种最原始古老的气息)。身处景观亭之中,仿佛四面海风吹起,正觉一丝凉意,抬高的榉树广场不仅满足有人的休憩,更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之感,正与隔黄浦江相望的“东方明珠”相呼应,更加展现了上海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国际都市的一个传奇。 4.4 水上景观区 靠近中央景观区的水面上设置5个喷柱,一路沿水面设木栈道、景观桥、置石,用植物组织景观来更好的反应季相变化,营造上海的不同风貌。 4.5安静休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