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十大思想内涵梳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选读》十大思想内涵梳理;一、为政以德;;;精要点拨:;二、克己复礼;;(1)荷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要点拨:;三、知其不可而为之;;精要点拨;四、仁者爱人;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要点拨;五、君子之风;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要点拨;六、周而不比;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论语·季氏》)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要点拨;七、诲人不倦;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 (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要点拨;八、高山仰止;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系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答:________ (2)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精要点拨;九、沂水春风;(1)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要点拨;十、中庸之道;(1)以上三段话均是对《论语》中某一段话的注译,请写出这一段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面的材料,简述你对“和”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