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脱小机组空预器堵塞成套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防治脱硝机组空预器堵塞成套技术 ? 经研究发现,脱硝机组因空预器堵塞,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恶化极其迅速,短时间内差压就可达到3.0KPa以上。差压一旦超过3.5KPa,将严重影响机组带负荷和供热能力。某电厂300MW机组,空预器差压在20天左右就由正常值上升到4.2KPa,导致炉膛负压波动剧烈,运行氧量极低2.0%以下,灰渣含碳量极高,机组最高只能带200MW 负荷,严重影响机组冬季正常供热。下面介绍几种在全国范围内预防和治理脱硝机组空预器堵塞的成套技术。 主要包括: 1 、SCR脱硝系统氨逃逸高效控制技术 (1)低负荷时,脱硝入口烟温低于喷氨要求导致的氨逃逸,采用安装省煤器旁路,提高低负荷脱硝系统入口烟温。 (2)催化剂磨损导致的局部氨逃逸,采用催化剂防磨损技术,减缓催化剂的磨损。 (3)脱硝运行不当导致的氨逃逸,进行锅炉燃烧系统和脱硝系统整体优化调整,改善脱硝入口条件和喷氨均匀性,防止局部氨逃逸过量。 (4)喷氨自动投运率低、手动调节慢引起的氨逃逸,通过引入氨逃逸参数,增设控制回路,设臵“多重”前反馈,提高喷氨控制系统响应速度,降低负荷升降等大幅度变动情况下的氨逃逸。 2 、空预器冷端酸凝结经济高效防治技术 脱硝系统提高了烟气中SO2浓度,对烟气酸露点重新测算, 通过调整暖风器或改造烟气余热系统,控制空预器入口风温和出口烟温,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冷端酸凝结的发生。 3 、高压头小流量在线非隔离式空预器清洗技术 在线非隔离式高压水冲洗装臵清除由硫酸氢氨凝结引起的强粘附于换热件表面的灰垢。 成套技术 应用实例 : 某电厂2台330MW亚临界机组,空预器差压出现上升趋势,当差压最高达到3.8kPa,锅炉运行氧量在2.5%以下,单侧甚至1%以下,飞灰可燃物含量6%左右,大渣可燃物含量10%以上,200MW负荷#1炉效率87.65%,比设计值低4.53%;#2 炉效率90.46%,比设计值低 1.8%,机组最高可带220MW 负荷。 经现场研究发现: (1)催化剂积灰磨损十分严重; (2)喷氨严重不匀,局部氨逃逸非常严重; (3)低负荷脱硝入口烟气温度低于喷氨要求; (4)喷氨无法自动投运,手动调节,喷氨过量现象普遍; (5)脱硝出口关键参数测量不准,无法判断氨逃逸情况; (6)空预器出口排烟温度较低,入口风道未安装暖风器,烟气再循环无法正常运转,排烟温度无法调节。A 侧空预器冷端堵塞情况B侧空预器冷端堵塞情况 采取的措施: (1)更换所有磨损的催化剂,清理烟道内积灰。 (2)对空预器进行彻底清洗。 (3)在空预器入口一、二次风风道上分别安装暖风器。 (4)对仪器进行了校正。 (5)大修后根据空预器出口烟温分布、煤质含硫量及酸露点温度等制定了暖风器投运准则。 (6)对脱硝系统和燃烧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调整。 (7)对喷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 (1)脱硝出口NOx分布不均匀度由80~90%降低到10~15%,NH 3逃逸平均浓度由4ppm左右降低到2ppm以下,单侧喷氨量降低10%以上, 有效解决了脱硝出口局部NH3逃逸高的问题,调整前后脱。 火电厂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 综合优化 ? 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出现一系列影响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如:灰渣可燃物含量增大,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热效率下降;主再热蒸汽参数偏离设计值、 炉内运行调整性能差、AGC负荷响应慢、炉内结焦和高温腐蚀、 燃烧系统对煤质的适应性差等。通过对NOx排放浓度与灰渣可燃物、排烟温度、蒸汽参数、炉内运行调整、热工控制、炉内高温腐蚀和结焦,及煤质适应性等方面的全方位分析,从改造前的充分评估、改造后燃烧优化和检修维护等方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技术, 提出了前期充分评估、 后期综合优化的技术路线。主要如下: (1)炉内分层配煤 烟煤宜在下层以燃烧器稳燃,褐煤宜在中层,贫煤宜在上层。 (2)根据煤种、负荷配风 烟煤宜配中等风,褐煤宜少配风,贫煤、无烟煤宜多配风。配风方式宜缩腰倒宝塔型,即:下层风门开度 30-50%,中间风门开度不宜小于 10%,上层风门开度 50-70%,不建议 SOFA 风门开度长期在100%。 (3)煤粉细度控制 综合煤种、制粉出力、磨煤机运行台数与负荷的匹配、NOx 生成量等因素尽量控制煤粉细度,确定经济煤粉细度。 (4)氧量优化控制 额定工况氧量:贫煤、无烟煤 3.5-4%,烟煤 2.5-3%,褐煤 2%。低负荷增加 1%。 (5)热工自动优化 优化原静态、动态负荷——煤量控制曲线;优化制粉系统冷、热风门解耦控制; 优化减温水自动控制系统,增加一次调频锅炉主控前馈,优化负荷响应能力。 (6)防结焦、腐蚀喷涂。 (7)综合性能持续优化调整 a.针对燃料变化,科学配煤+优化调整; b.优化炉内低氮燃烧+SCR 组合运行满足最终排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