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第13课游褒禅山记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2.doc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第13课游褒禅山记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游褒禅山记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那时舒州很是荒僻,人民生活十分穷困.王安石到任又逢旱灾,他怀着济世理想来任地方官.这时正是他以改革精神从事地方官的实践时期.所以此时所写的许多“记”文,大多表达了他的理想和探求,富有哲理的思辨色彩.《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 文意感知 通过叙述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坚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思维导图 eq \b\lc\ \rc\ (\a\vs4\al\co1(\b\lc\ \rc\}(\a\vs4\al\co1(第一部分:记游\b\lc\{\rc\ (\a\vs4\al\co1(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二段: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二部分:心得\b\lc\{\rc\ (\a\vs4\al\co1(第三段:尽志无悔,第四段:深思而慎取))))\a\vs4\al(紧密扣合,互相呼应,结构严谨,逻辑缜密),第三部分:交代\b\lc\{\rc\ (\a\vs4\al\co1(第五段:同游的人,第六段:游的时间))))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同“甫”,译为“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古义:不寻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于是予有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5.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三、一词多义 1.胜eq \b\lc\{\rc\ (\a\vs4\al\co1(①何可胜道也哉 读shēnɡ,尽,②沛公不胜桮杓(《鸿门宴》), 读shènɡ,能承担,禁得起,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读shènɡ,优美的,④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 读shènɡ,胜利)) 2.道eq \b\lc\{\rc\ (\a\vs4\al\co1(①有碑仆道 名词,路,道路,②何可胜道也哉 动词,说,讲,③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名词,正确的方法)) 3.文eq \b\lc\{\rc\ (\a\vs4\al\co1(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名词,文字,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名词,文章,③文过饰非(成语) 动词,掩饰)) 4.盖eq \b\lc\{\rc\ (\a\vs4\al\co1(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副词 ,有“大概”的意思,②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 名词,车盖,③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本纪》), 动词,胜过,压倒)) 5.然eq \b\lc\{\rc\ (\a\vs4\al\co1(①有穴窈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连词,但,但是,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代词,如此,这样,④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形容词,对,正确 )) 6.其eq \b\lc\{\rc\ (\a\vs4\al\co1(①既其出 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③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⑤其孰能讥之乎 副词,“其……乎”固定格式表反问,,可译为“难道……吗?”,⑥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7.于eq \b\lc\{\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最爱的人是自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