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七第21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doc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七第21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自读课) 奏议是古代臣吏进言、进谏和政论类文章的总称,这种文体可远推至《尚书》中记载的君臣言论.秦汉以后所谓的奏、奏议、奏疏、奏对、奏状、奏札、对策、上书等皆可归入奏议的范围.唐宋八大家都富有政治抱负,有的还是朝廷重臣,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或变革方案.他们的奏议能够清晰地分析形势,借鉴历史,陈述利害,提出对策,而其文字之中又充满了忠爱诚恳之心和济世拯民之情,其为文务去陈言,直抒己见. “札子”,古时大臣用以向皇帝进言议事的一种文体.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就属这种文体. 策,又叫“策论”,是臣下向皇上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也是我国古代公文中的一种,它始于汉代的晁错.策论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制策又称策问,是朝廷考选进士时所出的问题.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教战守策》是一篇对策. 第21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自读课) 走近作者 王安石(见《游褒禅山记》) 相关背景 本文作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上距宋太祖赵匡胤称帝的建隆元年(960)共108年,称“百年”是举其成数. 宋神宗赵顼是一个有志图强的年轻皇帝,公元1068年即位时只有20岁,出于谋求富国强兵、改变“本朝”积弊的迫切愿望,他即位第二年便召见王安石进京议对.此时王安石已近“知天命”之年,其经历、见识很不一般.他从少年时起即胸有“轩冕”之志,出仕前又跟随宦游四方的父亲到过岭南、江苏的不少地方,对于下情已有所体恤.中经丁忧,21岁入京应礼部试,首试即中,以第四名的好成绩登进士榜.由于个性拗强,人品高尚,学识渊博,素有“矫世变俗之志”,名播朝野.神宗早在东宫时已闻王安石大名,继位后,对这位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提出“改易更革”主张的王安石十分倚重.这次把他由江宁召回京都,就是向他咨询北宋百年来没出大乱子的问题,要他当面回答这是什么原因.面对皇上,口头回答这么重大的问题,难无惶恐,加之时间紧迫,未敢迁延,来不及详对,即告辞返回.事后,他又觉得不符合近臣侍奉君主的道理,遂写了这篇《札子》. 文意感知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指出当时积弊已久的社会矛盾,期望神宗在政治上大有作为,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作者的目的显然不在于逐条分析百年无事的原因,而在于揭示表面无事的背后隐藏着的矛盾与危机.这实际上是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的总纲. 思维导图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eq \b\lc\{\rc\}(\a\vs4\al\co1((1)\b\lc\{\rc\ (\a\vs4\al\co1(开宗明义,写作缘起)),(2)\b\lc\{\rc\ (\a\vs4\al\co1(称颂列朝皇帝,“百年无事”之故)),(3)\b\lc\{\rc\ (\a\vs4\al\co1(论仁宗为君特点,为下文做好铺垫)),(4)\b\lc\{\rc\ (\a\vs4\al\co1(北宋累朝政治弊端,虽曰人事,亦天助也))))(5)eq \b\lc\{\rc\ (\a\vs4\al\co1(揭示文章主旨,提出变法主张)) 一、古今异义 1.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 古义:指中原地区,相对于四周的少数民族国家“夷狄”来说 今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然一时之所谓才士 古义:指当时、当时的社会上 今义:指一个时期或短时间、临时 二、一词多义 1.一eq \b\lc\{\rc\ (\a\vs4\al\co1(①臣遂无一言之献 基数词,这里是虚数,不是实指,②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                副词,完全)) 2.为eq \b\lc\{\rc\ (\a\vs4\al\co1(①躬以简俭为天下先   读wéi,动词,作为,②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  读wèi,介词,替,给)) 3.诛eq \b\lc\{\rc\ (\a\vs4\al\co1(①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      杀,②臣不敢辄废将明之义,而苟逃讳忌之诛 惩罚)) 4.之eq \b\lc\{\rc\ (\a\vs4\al\co1(①天下无事之故,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的”,②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独立性)) 5.以eq \b\lc\{\rc\ (\a\vs4\al\co1(①臣以浅陋 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因为”,②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    介词,表凭借,可译为“用”“用……来”,③非有良将以御之     连词,可译为“来”)) 6.于eq \b\lc\{\rc\ (\a\vs4\al\co1(①迫于日晷    介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最爱的人是自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