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城投--中国城投鼻祖的成功转型之路
上海,是我国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发祥地。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为尽快摆脱城市功能老化、基础设施落后、工业设备陈旧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困境,向中央提出采用自借自还的方式,利用外资来加快上海改革开放步伐。1986年,经国务院94号文件批复同意,上海市可筹措外资3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旅游和第三产业、工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三方面的项目建设。为此,第一家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上海久事公司注册成立,开创了政府借助平台公司实施市场化融资之先河。为防范债务风险,继续上海的城市建设,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1992年注册成立,是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公司。
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即是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在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2017年9月30日发布的《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评价结果出炉——省级》一文中,雄踞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省级排行榜第二位的是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上市子公司,主体评级AAA。
作为城投公司的鼻祖,自成立以来,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不断进行着整合重组及转型发展。发展至今,上海城投已形成了包括路桥板块、水务板块、环境板块、置业板块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已从单一的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为政府投资主体、重大项目建设主体和城市运营主体。上海城投(集团)的发展,是不断改革、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二十余年来,上海城投(集团)在城投公司转型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揭示了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重大资产重组——转型发展的里程碑
2014年,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开始酝酿转型发展,并于当年5月13日成立上海城投水务有限公司、7月10日成立上海城投公路投资有限公司、结合原有上海城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构建了水务板块、基础设施投资板块和资产管理板块三大八块。2014年末,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角色也从原有投融资平台转变为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综合服务运营商。
2015年,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受让上海市国资委持有的部分上港集团股份及上海同盛下属三家子公司,并在并在上海市国资委指导下逐步整合相应业务板块。具体细节如下:
时间
资产重组
股权变化
2014.11
上海同盛与上港集团签订《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将由上港集团现金收购上海同盛持有的上海同盛投资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同盛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同盛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同盛水务有限公司92.31%股权、上海同盛物流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港政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盛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40%股权。
上海同盛持有上港集团23.26%的股权,为上港集团第三大股东。
2015.1
上海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上港集团1,275,471,600股股份(占上港集团总股本的5.61%)无偿划转予上海市国资委之全资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划转前上海市国资委直接持有上港集团40.80%股份,为上港集团控股股东。上海城投不直接或间接持有上港集团股份。划转后上海市国资委持股35.20%,上海城投持股5.61%
2015.2
上海同盛将三家子公司上海同盛内河航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同盛大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同盛城北置业有限公司的100%股权无偿划转给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同盛和上海城投集团均为上港集团股东。
2017.1
上海同盛在与上港集团签订的《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基础上,对标的公司范围进行变更,上港集团拟以现金收购上海同盛持有的同盛物流、同盛置业、港政置业及盛港能源等4家子公司股权。
-
2017.6
为支持上港集团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上海同盛将其持有的上港集团的15%的股份转让给中远海运集团。
上海同盛持有的上港集团股份比例下降。
实现资产重组后,三家上海市国资委下属平台的业务范围也更加清晰,同盛集团主要负责东海大桥与洋山深水港区工程建设及综合开发经营,原内河航道和疏浚等公益性业务随相关资产一并划入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而其他经营性资产则进入上港集团。这一过程完成后,新组成的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股权的集中,且各经营板块划分更为明确。
此外,随着上海城投(集团)的不断发展,按上海城投(集团)业务板块发展规划,上海市政府及上海市国资委陆续划转了相应的资产至该公司,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上海城投(集团)公司。
二、优质的经营策略——转型发展的有效保障
为维持经营的可持续性,上海城投采取“三分法”经营策略,将资产分割为三类:1、平台类,即无收费机制的政府建设项目资产;2、运营类,即有收费机制,但收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