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机学 交流旋转电机的绕组 Electric Machinery 交流旋转电机的共同理论 * 本章内容 4.1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 4.2三相双层绕组(难点) 4.3正旋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重点) 4.4感应电动势中的高次谐波 4.5通有正旋电流时单相绕组的磁动势(难点) 4.6通有对称三相电流时三相绕组的磁动势(重点) * 本章分析思路 三相交流绕组 感应电动势 脉振磁动势 旋转磁动势 * 本节内容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 交流绕组的分类 三相交流绕组模型 三相交流绕组的线圈 三相交流绕组构成 三相交流绕组的术语 三相双层叠绕组 基本概念 *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 电动势和磁动势的势波形要尽量接近正弦波,谐波含量要尽量小。 三相绕组的电动势、磁动势要对称,电阻、电抗要平衡。 绕组利用率要高。在绕组用铜量一定时,要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动势和磁动势;在电动势、磁动势要求一定时,用铜量要节省,铜耗要小。 绝缘可靠,机械强度高,散热条件好,制造方便。 * 交流绕组的分类 按绕法分类 迭绕组、波绕组 按槽内层数分类 单层绕组、双层绕组 按相数分类 单相绕组、三相绕组、多相绕组 按每极每相槽数分类 整数槽绕组、分数槽绕组 * 三相交流绕组模型 A相轴 C A B Z Y X B相轴 C相轴 A B C * * 三相交流绕组的线圈 节距y1=τ:整距线圈 节距y1τ:短距线圈 节距y1τ:长距线圈 叠绕组线圈 波绕组线圈 y1 y1 * 叠绕组线圈 多匝线圈 单匝线圈 散 嵌 线 圈 成 型 线 圈 * 三相交流绕组构成 →1个线圈 (Nc匝) →1个线圈组 (q个线圈) → 1相绕组 (2p个线圈组) →单匝线圈 (2根导体) 1根导体 A X Nc=4 q=3 2p=2 1相绕组总匝数=2p×q×Nc 极相组 * 三相交流绕组的术语 相数:m=3 槽数:Q=36 极数:2p=4 极距:τ=Q/2p=9(槽) 每极每相槽数:q=Q/2mp=τ/m=3(槽) 机械角度:实际几何角度 电角度:电角度=p×机械角度 槽距机械角度:α0=360°/Q=10° 槽距电角度:α=p×360°/Q=20° * 三相交流绕组的术语(2) 相带:每极下每相所占的区域。 将360度圆周分成六等分,每等分占60度,称为60度相带。这种分法可以保证三相感应电动势对称,且合成电动势较大,是常用的方法。 也可以将360度圆周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占120度,称为120度相带,但这种分法获得的电动势较小,不常用。 槽电动势星形图:把电枢上各槽内导体感应电动势用矢量表示,所构成的星状图。 * 槽电动势星形图与绕组相带 60°相带绕组 * 槽电动势星形图与绕组相带 60°相带绕组 120°相带绕组 * 三相双层叠绕组 已知: 相数:m=3 槽数:Q=36 极数:2p=4 极距:τ=9 节距:y1=8 每极每相槽数:q=3 槽距电角度:α=20° 求: 画出三相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 画出电枢铁心与36个定子槽(可选)。 画出槽电动势星形图,按60度相带分相。 三相双层叠绕组 * 三相双层叠绕组 * X A A 并联支路数a(不同于直流机的a=) 1→2→3 10←11←12 19→20→21 28←29←30 10←11←12 1→2→3 28←29←30 19→20→21 A X X a=1 电压高电流小 a=2 a=4 电压低电流大 每条并联支路总匝数 N=2p×q×Nc /a 10←11←12 1→2→3 28←29←30 19→20→21 * 三相双层叠绕组(y1=7,a=2) * 三相双层叠绕组(3相全图)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学》课程,4.5学分,上课72学时,实验18学时, 韩力,?2005,hanli@cqu.edu.cn*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学》课程,4.5学分,上课72学时,实验18学时, 韩力,?2005,hanli@cqu.edu.cn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学》课程,4.5学分,上课72学时,实验18学时, 韩力,?2005,hanli@cqu.edu.cn电机学 交流旋转电机的绕组 Electric Machinery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学》课程,4.5学分,上课72学时,实验18学时, 韩力,?2005,hanli@cqu.edu.c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5《制作动物分类图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无水印.pdf VIP
- JJF(陕) 048-2021 一体化振动变送器校准规范.docx VIP
- 退药申请单.doc VIP
- 2025年中国镁铝尖晶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农牧民培训国家通用语言.pptx
- 2022年度国铁集团质量安全红线检查迎检实施方案(最终版) (2).pdf VIP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基础测试题北师大.doc VIP
- (高清版)B/T 42584-2023 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估规范.pdf VIP
-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20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