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山水画中孤独艺术审美体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论中国山水画中孤独艺术审美体验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山水画是情景交融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中国山水画中最感人的是在自然崇尚中寄托的一种孤独情绪体验。在孤独中得到心灵的满足与陶醉,在孤独中得到生命及人格的升华,在孤独中提升了自我的艺术境界与追求。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要学会远离喧嚣,寄情山水,享受孤独,在孤独中达到神的彼岸。   关键词:孤独体验自然崇尚人格升华艺术彼岸   孤独是什么?孤独是一种具有人生价值意义的生命状态;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独处的思考,是一种积极的形而上的探寻。孤独不同于寂寞,更不同于无聊。寂寞是平庸的;无聊是空虚的;孤独是高贵的。当代哲人周国平说:“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①孤独是一种存在哲学,从基尔凯郭尔、萨特、叔本华、雅斯贝尔斯及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先驱和哲学大师,其个体生命都很孤独,都很强调在孤独的自觉体验中感受到自我个体的存在、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孤独是一切有思想,追求完整人格与生命崇高价值的艺术家的一种共同的、永恒的艺术体验与主题。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还是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孤独意识与孤独体验是艺术家们共同的追求。中国山水画中孤独的艺术审美体验表现在:孤独的人格生命体验;孤独的文化理想;孤独的艺术境界。   寄情山水的孤独与生命体验   艺术家在丰富的艺术体验中,“孤独”体验是其一种最深刻的体验,包含着对人生与艺术价值意义的诗性寻求、体味和创造。艺术的孤独是一种守望的孤独,是艺术家成为“他自己”的必要条件,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的转换状态。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多少山水艺术画家在钟情于山、痴情于水的孤独情境中,抒发了自己独特的生命感悟与人格理想。宗白华说:“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②中国山水画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在深沉静默的个体孤独中达到与宇宙浑然融合、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中国山水画家,大多是属于诗人气质,并且属于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性。他们远离现实社会中的纷纷攘攘,乐于自己孤寂的情怀,在与宇宙、山川、河流、湖泊的自然对话中,获得心灵的一种洒脱与浪漫,获得一种人格的完美与圆融。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灵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指山水画家创作既要以自然为师,同时又得力于画家对自然的感受。春有百花,秋有皓月,夏有凉风,冬有瑞雪,大自然的神秘、美丽与妖娆,是无数山水画家艺术的心灵源泉。没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就没有绘画,没有音乐,没有任何艺术的存在。自然是万物之母,人从何处而来,又归向何处?人降于自然,而又归化于自然,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合一,顺其其道”,在顺从自然之“道”中,达到生命本真最完美的状态。因此,“外师造化”成了山水画家的首要原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西洋油画对大自然纯粹模仿而最富有灵性与思蕴的一面。中国山水画的另一原则是“南北宗”,明代画家董其昌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青绿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南北宗”其本质就是佛的禅宗,在清净无为中寻求一种对生命的体悟。无论是以范宽、郭熙、王希孟以客观自然为主的山水画家,还是以王维、李思训以对自然的参悟静思的山水画家,他们的诗画都彰显了一种对独立完美人格的积极追求。范宽《溪山行旅图》深黑的墨色,扭曲颤动的笔触,雨点般的短线,明暗深浅的立体层次,孤独耸立的伟岸山峰,空鸣绝响的深谷瀑布,突兀飞奔的凌乱山石,赋予了山石庄严、孤拔、强韧的生命力,显示了个人虽然渺小孤立,但在山水的大自然中依然可以获得一种独立超脱的静思。中国那些杰出的山水画如《奇峰孕秀》、《渔笛清幽》、《烟堪晚泊》、《烟林归渡》、《青卞隐居图》、《渔庄秋霁图》、《古木幽篁图》、《早春图》、《千里江山图》等无数山水作品,无不是在清幽孤寂的境界中,表达出一种自觉的人格境界的追求与生命体验。虽然花、草、鸟、鱼、树等自然可以作为一种生命自然状态象征,但都没有山水意境能将人的孤独穷思表达得更加完美透彻,因为山水画中蕴含着更加深远的人生意境与格调。“春山冶研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③;“山水之术,其格清淡,其理幽奥。至于千变万化,象四时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