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别人的妈妈》课件【三篇】.doc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别人的妈妈》课件【三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别人的妈妈》 课件【三篇】 教学目标: 1、识记3个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3、小组合作,读读演演这首诗。 4、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并感受叙事诗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记得《木兰诗》吗?谁来给大家背诵其中的片段? 2、这首诗告诉了我们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像这种叙述一件事、一则故事的诗就叫叙事诗。 出示:叙事诗 3、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外国叙事诗—— 揭题:别人的妈妈读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质疑) 让我们学习课文来了解。 二、了解故事。 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诗写了件什么事? 2、交流: (培养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 三、自学课文。 1、要求: l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l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l小组交流,若仍无法解决的词语,留待大组交流。 2、交流 1)开火车读课文。 2)交流你已理解的词语,说说用了什么方法? 3)提出自己仍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讨论。 参考: 融雪——融化的积雪。 迟疑——犹豫。与诗中的“停顿”一起形容老妇人走路不稳,摇摇摆摆。 保佑——迷信人称神力保佑和帮助。课文中是老妇对帮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四、积累运用。 1、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读演演这首诗。 可以小组合作朗读(分角色读、轮读、男女生分读);加动作表演读;课本剧排练等等。 2、师生评价:结合课文内容。 3、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或启发?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泞、迈、虔、佑”5个生字。理解并积累6个词语:“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韵律以及诗歌表达的感情。 2、通过读文,感受到本课前面一长段对于老奶奶的描写,以及当时的情况描写是为了衬托出了那位青年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当你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帮助过不认识的人? 2、交流。 3、揭示课题:17别人的妈妈(齐读) 过渡语:课文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写得感动至人,我们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在小组内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2)出示词语: 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迟疑小心翼翼 注意:融(翘舌音)、泞(后鼻音)、虔(第二声)、积累“虎字头”的字(虎、虚、虑……)、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赏读课文,品味真情 1、默读课文1~3节,说说当时老妇人的处境怎样? (1)出示1~3节 (2)指导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 ①老妇人遇到的困难:老妇人年纪大行走不便、马路泥泞、行人拥挤、车辆穿梭等。 ②读句子: 今日的融雪弄得满街泥泞,老妇人的脚步迟疑又停顿。 她站在十字街头迈不开步,拥挤的行人中她没人照顾。 (3)出示填空: 一位()的老妇人,独自走在()的街上,当时(),使她感到非常(),她心想:()。 2、老妇人正是这么想的,所以她露出了“求助的目光”,可是马路上人们的表现是怎么的呢? (1)朗读4~6节 人们来来往往穿过她身旁,没有人注意她求助的目光。 街那头传过来叫声笑声,学校里刚响过放学铃声。 孩子们欢跳着擦过老妇,一个个喊叫着没人停步。 (2)出示: 马路上,大人们,孩子们。 (3)说说你对马路上的大人或小孩的评价。 (4)指导朗读。 3、就在老妇人迟疑无助的时候,人海里冒出个青年。 (1)默读7~11节,找出青年人帮助老妇人的相关动词:冒、走、牵、扶、穿等,重点体会“冒”。 (2)谈谈读了这几节后的感受。 (3)隐去句中的动词,试着说一说: 终于,人海里()出个青年,他快步()到老妇人身边。 他()着她的手细声说道:“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小伙子()着脚步不稳的老妇,小心翼翼地()过马路。 (4)指导朗读: 我们已经学过多首叙事诗了,诗歌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老师以第8节为例,遇到斜线要停顿。 出示: 他/牵着她的手/细声说道: “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学生试读、齐读。 (5)从青年人和他朋友之间的对话总,你感受到什么? 4、最后两节是什么意思? (1)男女生对读、齐读。 (2)理解“虔诚、保佑” “虔诚”常形容态度恭敬而有诚意。“保佑”指迷信人称神力保护和帮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