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特征识别 搜索引擎/ 百度/ 谷歌/google//google/google// 谷歌学术中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万方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也是和中国知网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集纳了理、工、农、医、人文五大类70多个类目共7600种万方数据科技类期刊全文。维普维普资讯公司推出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简称中刊库)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中文科技期刊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了1989年至今的8000余种中文科技期刊,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等七大专辑。 中文数据库/// 海大图书馆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第七版,2014~2018适用)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1.?软件学报2.?计算机学报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5.?自动化学报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7.?计算机工程与应用8.?系统仿真学报9.?计算机工程1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1.控制与决策12.?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3.控制理论与应用?14.计算机应用研究?15.机器人?16.?中文信息学报17.计算机应用18.信息与控制?19.?计算机科学?20.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2.计算机仿真?2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4.遥感技术与应用?25.传感器技术(改名为:传感器与微系统) 26.?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7.测控技术28.?传感技术学报29.控制工程?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31.化工自动化及仪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view/9851778.htm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subview/88688/6457411.htm费城创办,是由/view/9851778.htm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CPCI】(/view/5385251.htm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view/5870705.htm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view/680821.htm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创办人为/view/3481642.htm尤金/view/3481642.htm·/view/3481642.htm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EI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view/3951880.htm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view/3416493.htm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IEEE(IEEE?Xplore?Digital?Library)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view/3314.htm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已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外文数据库如何写摘要摘要的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称为摘要的四要素。(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任务和前提条件,不是主题的简单重复。(2)方法:简述课题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对象、原理、条件、程序、手段等。(3)结果:陈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发现、新成果及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取得的数据和结果,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4)结论: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包括从中取得证实的正确观点,进行分析研究,比较预测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价值。小论文框架引言(现存问题,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现有相关研究及存在问题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核心(优化、融合等等)实验及结果分析展望与总结(本文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研究设想)作结几种(虹膜/指纹/人脸/掌纹等)特征提取方法,简述每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出课程设计所采用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能直接拷贝参考文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