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鸦片战争余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对鸦片的态度;鸦片战争与日本;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命题及其突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为什么是湖南人:晚清湖南振兴中国的文化渊源;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为什么是湖南人:晚清湖南振兴中国的文化渊源;湖湘文化:“吾道南来,原是濂溪正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江余波” ;;;魏源的边防和海防思想;鸦片战争爆发时,魏源居住在扬州,目睹了英国野蛮侵略、清廷昏庸战败这一重大事变,尖锐的民族危机使他忧愤交加,不能自已。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清廷代表在南京长江江面英国军舰上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同月魏源发愤完成了《圣武记》。他在叙中讲他著述的心情说:“海警飙忽,军问沓至,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椟藏,……告成于海夷就款江宁之月。”并因“索观者众,随作随刊”。这已充分说明这部探索清朝统治盛衰的史书与时局关系之密切,以及当时所发生的巨大影响。全书共十四卷,约一百万字,数年之内又经两次修订。近代史家梁启超等人都对此书有高度评价,如梁启超说:“魏默深有良史之才,《圣武记》……实罕见之名著也。”(《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默深观察力颇敏锐,组织力颇精能,其书记载虽问有失实处,固不失为一杰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圣武记》无疑是一部必读之作。;《圣武记》全书内容先记清代开国、平定三藩叛乱、康乾年间为巩固统一而进行的战争,后记苗民、白莲教、天理教等起义的发生和统治者的镇压。在记述史事的基础上,魏源对清代盛衰大势提出了一个总看法: 国家极盛于乾隆之六十年,版舆生齿倍雍正,四夷宾服逾康熙。外宁则内蘖,始衅于湖南、贵州红苗。越明年,……湖北、四川“教匪”旋起,蔓延河南、四川、甘肃,……与五省环攻之兵力,且抚且剿,犹七载而后定,靖余蘖者又二载,先后縻饷逾万万金,视伊犁、回部、大小金川几再倍之。且前代流寇皆发迹末造,川壅必溃,未有蠢动于庞豫之余,劳师殚武如今日者。(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光洋艘征抚记》(1842)(下)
故敌寇之役,中国非无外扰也,非无内助也,无人调度之,则殴属夷以资敌国,且化勍民为奸民,且诬义民为顽民。迩者,沿海通商,鸦片益甚於前,并用广东巡抚黄恩彤言,开各省天主教之禁。其据定海及鼓浪屿之人,皆胁官吏薮远逃,而福州鸟石山之人,直踞省会腹心,俯瞰全城。总督刘韵坷、巡抚徐泽醇,束手惟命,而奏疏讳之,但言给与城外破庙。闽省士民愤怨。时林则徐家居,尤为闽大吏所忌。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召还耆英,降巡抚黄恩彤为同知回籍。二十五年(1845年),英人欲践耆英所许三年入城,设洋馆之约。总督徐广缙内联义民,外联弥利坚以拒之,敌受约束退,诏封徐广缙子爵,巡抚叶名琛男爵,粤事始稍定。成丰元年(1851年),又特诏将雪林则徐及姚莹达洪阿之尽心竭力於边,而斥耆英畏葸骄敌之罪,中外翕然钦颂。
论曰:夷寇之役,首尾二载,糜帑七千万。中外朋议,非战即款,非款即战,从未有专议守者。何哉?且其战也,不战於可战之日,而偏战於不可战之日。其款也,不款於可款之时,而专款於必不可款之时。其守也,又不守於可守之地,而皆守於不可守不必守之地。粤东不议守而专款,是浪款也。奕山不筹守而即战,是浪战也。颜伯焘裕谦牛鉴不择地而守,是浪守也。诚能择地利,守内河,坚垣垒,练精卒,备火攻,设奇伏,如林邓之守虎门厦门,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则能以守为战,以守为款。以守为战,则岂特我兵可用,即佛蘭西弥利坚皆可用,以外敌攻外敌也。岂特义民可用,即莠民亦可用,以汉奸攻逆敌也。。….且可省出犒夷数千百万金,为购洋艘洋炮,练水战火战之用,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不在一举乎?时乎时乎,惟太上能先时,惟智者能不失时,又其次者,过时而悔,悔而能改,亦可补过於来时。;《海国图志》的海防思想;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他在《海国图志》序言中说的很明了:“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惟有“师夷之长技”才可“制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1,以守为战,坚壁清野
2,以夷攻夷,以夷款夷
3,师夷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走出纯粹的价值理性批判,转向工具理性:
1,冲破中国中心论
2,开辟向西方学习之新风
3,近代的知识结构
4,师夷长技的扩展;;《海国图志》的后世影响
1,对洋务思想和维新思想的影响
2,对日本明智开化的影响
1842年辑成《海国图志》50卷,1846年补成《海国图志》60卷;1850年魏源57岁,是年有3部《海国图志》开始进入日本,但因其中有钦定禁止的文句,而被封禁。1852年辑成《海国图志》100卷;重刊于高邮。1853年有一部《海国图志》进入日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