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诊疗讲义.ppt

儿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诊疗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儿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诊疗 概述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发病的主要原因。 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也可发生于糖尿病孕妇、破腹产或产前产后缺氧窒息新生儿。 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伴呻吟、紫绀、吸气三凹征。 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HMDX线表现、分级标准 根据轻重表现X线分为四级 Ⅰ级 两肺充气稍差,透亮度降低,肺内可见细颗粒状密度增高影。 Ⅱ级 两肺透亮度进一步降低,呈磨玻璃样改变,肺野内可见分布均匀的细颗粒状增高影及支气管气像,心缘膈面尚清晰。 Ⅲ级 肺内颗粒状密度增高影融合变大,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明显减低,支气管气像更明显、广泛,心缘膈面模糊。 Ⅳ 级 两肺密度均匀增高,呈“白肺”改变,心缘膈面完全消失。 HMDⅠ级 两肺充气稍差,透亮度降低,肺内可见细颗粒状增高影。 HMDⅡ级 两肺透亮度进一步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肺内见分布均匀细颗粒状影及支气管气像,心缘膈面尚清晰。 HMDⅢ级 肺野密度增高,透亮度明显减低,肺内颗粒状密度增高影增大,支气管气像更明显广泛,心缘不清,膈面稍模糊。 HMDⅣ级 两肺野密度均匀增高,呈“白肺”改变,心缘、膈面完全消失。 鉴别诊断 湿肺病 多见于足月儿,肺气肿、肺淤血常见,可伴有叶间积液和胸腔积液,病变分布不均、吸收快为其特点,无支气管气像,出现“白肺”罕见,密切随访,病变较快吸收、消散。 肺出血 肺部呈弥漫性间质浸润,有颗粒影,X线表现与出血量有关,经临床抽液可证实。 吸入性肺炎 好发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可见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伴小片状或结节状阴影,伴有不同程度肺气肿,不伴或少见支气管气像。 原发性肺膨胀不全 (肺内残存羊水阻塞气管所致)X线也可表现为肺内颗粒状影或小结节状影,颇似HMD,但其无支气管气像,且48h内逐渐膨胀完全,临床上呼吸困难不明显。 湿肺病 双肺片状渗出影,沿肺纹理走行分布,无明显支气管气像,呈肺水肿、肺淤血表现。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双下肺纹理增多、增粗,伴片絮状阴影,周围肺野透亮度增高(气肿),病灶内未见支气管气像 新生儿肺发育不全 出生后30分钟后胸片观察双肺透亮度减低,似见细颗粒影,无支气管气像,考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不排除肺发育不全;48h后复查:双肺透亮度尚可,可见肺纹理结构,表明肺已膨胀、复张。 讨论 HMD是肺泡Ⅱ型细胞发育不成熟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呼气性肺泡萎陷,吸气时压力增大,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毛细支气管粘膜,致血浆外渗,其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透明膜形成进一步阻碍通气功能,引起呼吸困难、紫绀、心衰等一系列症状、体征。 胎龄越小肺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量越少,HMD的发生率就越高。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