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寺观园林研究进展综述 宗 桦1 ,张 楠2( 1.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2. 四川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传统寺观园林研究进展综述
宗 桦1 ,张 楠2
( 1.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2. 四川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首先对我国传统寺观园林研究的概念和分类做了概述,随后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焦点和薄弱点,最后对研究前景
加以展望。
关键词 寺观园林; 景观; 应用; 文献
中图分类号
S 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3) 07 - 03009 - 03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Temple Garden in China
ZONG Hua et al ( School of Architecture,Southea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31)
Abstract By using literature data method,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temple garden were reviewed,the current research fo-
cus and weakness were analyzed,finally,the prospect was forecasted.
Key words Temple garden; Landscape; Application; Literature
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章晓航[3] 专门研究了寺庙中的建
筑的文化内涵。潘伟[4] 和贺艳军[5] 详细论述了道教思想对 道观园林特色营造和审美的影响,属这方面为数不多的成
果。吴庆洲等[6]则另从佛教角度分析了佛学思想带给寺观
园林的冲击。除宗教思想外,其他的与寺观园林有关的中国 文化还包括中国文学[7 - 9]、风水思想[10 - 11]、美学思想[12 - 13]、 历史文化[14 - 15],农业文化[16]、植物文化[17]、生态文化[18]和传 统礼俗[19]的联系。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几千年 中 潜 移 默 化地影响着寺观园林的各个方面,早已渗透于园林的一砖一 瓦、一草一木中,成为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并推动着寺观园 林走向成熟。
此外,另有部分文献综述则将视角对准了寺观园林植物 景观或艺术手法等。如金荷仙[20 - 23] 总结归纳了我国皇家佛
教寺庙园林常用的植物种类。李玲[24] 的博士论文独具慧眼
地对中国山林式佛教寺庙的择址、环境空间布局、地形塑造 和利用做了系统性的研究,是少有的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 究的研究。徐彦等[25]和陈祖辉等[26]专门研究了佛教寺庙式 园林设计艺术。与之对应,潘伟等[27] 则有针对性 地 探 讨 了 道观园林和道教的关系。而董小云[28] 以独特的视角从旅游 开发的角度分析了寺庙园林的规划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纪念性园
林和寺观园林四大类。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寺观园林不仅 在数量上远超过其他 3 类园林之和,而且由于广布于自然环 境优越的名山胜地中,兼具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优势,匠 心独具。然而,我国学者对于寺观园林的关注度却远远不及 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关注度高。迄今为止,专门从事传 统寺观园林研究的学者不多,成果寥寥可数,尤其缺乏专著。 目前,能检索到的科技论文仅有近 200 篇( 数据截至 2013 年
1 月 20 日) ,这些文献基本围绕寺观园林的建筑、环境、植物 类型、造园手法和宗教氛围等方面展开研究。笔者在综合研 究分析这些文献的基础上,概述我国传统寺观园林的研究进 展,力图为传统寺观园林的研究、继承和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寺观园林的定义和类型
寺观园林在我国主要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1],其范 围包括寺观的外围环境和内部庭园两部分。佛教、道教是中 国最主要的两个宗教流派,佛教所追求的是众生平等的主 旨,道家所追求的是清净无欲、“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宗 旨高度贴合我国造园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古典寺观园林中, 宗教文化和园林艺术早已合二为一,难分彼此。目前,我国 传统寺观园林按照选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①山林式寺观园 林: 是指位于自然山水景区的寺院与其周围的风景区有机结 合所形成的宗教建筑与园林环境一体化的风景式园林; ②城 市寺观园林: 是指位于城市内或郊外单独构设的园子,包括 寺院中的庭院绿化和寺院附设的单独的园子两部分。
1
2. 2 地方寺观园林的研究
寺观园林文献中有 7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