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项目二汽汕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学习目标:
1. 能够区别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
2. 能够说明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法。
3. 能够说明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 能够对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元件进行正确的检验并确定维修措施。
学习任务一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其功能
一、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汽油喷射系统从20世纪30年代始用于军用飞机发动机上,最早装用汽油喷射系统的汽
车出现在1954年的汽车展览会上,是德国奔驰公司生产的奔驰300SL汽车,该车装用的机
械式汽油喷射系统与柴油机供给系统基本相同,利用柱塞泵和喷油器直接向气缸内喷油。此
后改进为向进气管喷油。
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采用连续喷射方式,即在发动机工作中,喷油器连续不断地将汽油
喷人进气管。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简称K型汽油喷射系统,K是德语Kontimuim (连续)的
第一个字母。K型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机械方式控制汽油喷射量的。在20世纪60年代之
前,化油器在汽油机供给系统中占主导地位,仅在国外生产的赛车和豪华型轿车上采用K
型汽油喷射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一汽集团公司引进德国大众技术生产的奥迪
1〇〇轿车5缸和6缸发动机仍选装K型汽油喷射系统。
20世纪60年代,随着汽车数i的日益增多,在汽车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法
规,以限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数量;20世纪70年代,受能源危机的影响,各国纷纷制定汽
车燃油经济性法规。在这一背景条件下,汽油喷射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机电组合式汽油喷射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简称KE型汽油喷射系统,其中E是指电子控制。KE型汽油喷射系统是在K型汽油
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由ECU控制的电液式压差调节器,ECU根据冷却液温度传
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的信号,通过调节器来改变供油压差,调节汽油供给量,从而达
到对不同工况下混合气浓度修正的目的。KE型汽油喷射系统研制成功后,主要应用在德国
奔驰380SE、500SL型车上。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电子技术
在汽车上的应用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德国博世公司首先成功研制电控燃油喷
射系统,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历经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微型计算机处理三大发展进程,直到目
前,各种汽车上应用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都是以博世公司产品为原形发展而来的。电控燃油
方车笔钕祖电捏莖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喷射系统简称 EFI (即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在现代汽车上,K型和KKM汽汕喷射系统已经被淘汰,EF[系统因其优越的性能而成
为现代车用n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主流。
二、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众所周知,要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污染,就必须根据汽车运行
工况的变化精确控制供给气缸的混合气浓度。EFI系统能实现混合气浓度(即空燃比)的高
精度控制,比化油器式汽油机供给系统和K型、KE型汽油喷射系统有明显的优越性。由于
电子控制的灵活性和ECU强有力的综合处理功能,使得电控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
和运行环境的变化,如起动、暖机、怠速、加速、满负荷、部分负荷、滑行、环境湿度、海
拔和燃油品质等,实现最佳空燃比控制及最佳点火提前角控制,以优化发动机各种运行工
况,从而取得良好的节油和排气净化等效果。例如:上海桑塔纳2000轿车装用电控汽油喷
射系统后,发动机排量不变,与原装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排放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
化合物、氮氧化物)减少了 50%以上,最大转矩提高了 7%,最大功率提髙了 9%,加速时
间缩短了 20%,等速百公里油耗也略有下降。
三、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
1.按喷射方式分类
按喷射方式的不问,燃油喷射系统可分为连续喷射方式和间歇喷射方式。连续喷射方式
是指在发动机运转期间,汽油连续不断地喷射在进气道内,且大部分汽油是在进气门关闭时
喷射的,因此大部分汽油在进气道内蒸发。除K型机械式、KE型机电组合式汽油喷射系统
外,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一般不采用此种喷射方式。
间歇喷射方式是指在发动机运转期间,将汽油间歇地喷人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