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3卷 第 4期 2009年 8月
资源环境与工程
Resources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Vo l. 23, No. 4 Aug. , 2009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项目 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设计研究
欧阳小良 , 余火忠 , 陈洪全 , 万凯军
(中冶集团 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80)
摘 要 : 详细介绍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项目地质灾害的类型 、规模 , 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情况 , 分析 形成地质灾害的原因 。针对海外项目的自身特点 , 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措施 : 大型滑坡采用双排刚架桩进行 支挡 , 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 , 进行内力计算 ; 利用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具有丰富经验的钢丝网石料挡墙进 行治理设计 , 详细分析其受力机理及其优缺点 。在今后海外或国内地质灾害治理中有借鉴 、推广的作用 。
关键词 : 巴新瑞木镍钴项目 ; 地质灾害成因 ; 双排刚架桩 ; 钢丝网石料挡墙 ; 受力机理
中图分类号 : P69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 1211 ( 2009) 04 - 0447 - 05
0 引言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红土矿项目 (简称 :巴新 瑞木镍钴项目 )由中冶集团投资开发 ,是迄今为止中国 企业在海外最大的有色矿业投资项目 ,预计总投资 1317 亿美元 。巴新瑞木镍钴项目拟建的矿浆输送管道始于 瑞木矿区的选矿厂 ,沿中线进矿公路下山后 ,再沿马莱公 路穿越中部山区 ,然后沿海岸线方向延伸到位于 BASAM2 UK湾畔的冶炼厂 ,全长约 132 km。沿矿浆输送管道全 线 ,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中部低山区 (长度 45 km ) ,规模 不等的滑坡达 40多处 。其中以 H7、H8、H9、H10滑坡为 主 (滑坡体如图 1、2) ,该组滑坡距离近 ,规模大 ,有形成 一个更大滑坡的趋势 ,在治理时作为滑坡群考虑。
图 1 H10滑坡体全貌
Fig11 Comp lete p icture of No H10 landslide
经现场地质调查分析 ,所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 灾害基本类型如表 1。
本文重点对中部低山区的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设 计进行阐述 ,尤其以 H7~H10为主 。
图 2 典型小滑坡体一角
Fig12 Partial p icture of typ ical little landslide
1 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灾害集中的地段地貌为低山区 ,基岩剥蚀地 貌 ,地形逶迤起伏 , 切割程度中等 , 一般相对高差在 100~200 m , 山峰标高多在 200 ~500 m 之间 。根据
《瑞木镍钴项目矿浆管道中低山区沿线地质灾害治理 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场地沿线出露的地层有 人工填积 (Qm l )层 、第四系坡 —残积 (Qdl + e l )层及前第 三系 (AE) 。其地层分布如下 :
人工填积 (Qm l )层 :
耕植土 (地层代号 ①1 ) :灰褐色 ,呈湿 —饱和 、松散 状态 ,平均厚度为 0174 m。
杂填土 (地层代号 ①2 ) :灰褐色 ,主要由块石 、碎石
收稿日期 : 2009 - 06 - 23; 改回日期 : 2009 - 07 - 06
作者简介 : 欧阳小良 ( 1978 - ) , 男 , 工程师 , 硕士 , 岩土工程专业 , 从事岩土工程勘察 、设计、施工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 。 E - mail: oyxl1978@ sina1com
448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年
表 1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基本类型
Table 1 Basic types of bad geological action and geological disastes
序号 类型 代表性滑坡 说明 备注
小型土质牵引式
1
浅层滑坡
H2、H5、H11、H12等
滑坡体基本由植物层和坡 —残积土层组成 ,滑动面一般 位于坡 —残积土与基岩的接触面附近
小 —中型土质
2
推动式滑坡
H3、H4、H16等
滑坡体基本由人工填土层构成 ,滑动面多位于人工填土 底面 ,滑面深度随填土厚度而变化
3 复合型滑坡 H7、H8、H9、H10等
滑坡体由人工填土层 、植物层和坡 —残积土层组成 构 成 、滑坡上缘地段的滑动面位于坡 —残积土与基岩的接 触面附近 ,其范围和总体积较大 ,且目前仍在滑移
滑坡群考虑
岩质滑坡
4
和危岩体
H1、H6、G19等
沿线高陡岩质斜坡地段 ,岩石强度较低 ,且节理裂隙等 结构面十分发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