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 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英国人如何往澳大利亚运送犯人?
——好制度将坏人变成好人
这是一个好制度将坏人变成好人的典型案例。
18世纪末,英国原始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一些贫民甚至成为到处流浪的“流民”。其中有些“流民”以一些极端方式报复社会,最后被政府抓起来,变成了犯人。为了惩罚这些犯人,英国政府决定把他们发配到澳大利亚去。
从英国到澳大利亚,遥遥千万公里。英国政府为了方便省事,便把运送这些犯人的工作“外包”给私人商业???只,由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从英国往澳大利亚大规模运送犯人的工作。
; 刚开始,英国政府在船只离岸前,按上船的犯人人数支付船主运送费用,船长则负责途中犯人的日常生活,负责把犯人安全地运送到澳大利亚。
当时,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由一些破旧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也没有多少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致使船仓拥挤不堪,空气浑浊。私人船主在船只离岸前就按人数拿到了钱,对这些犯人能否远涉重洋活着到达澳大利亚并不上心。有些船主为了降低费用,追逐暴利,千方百计虐待犯人,甚至故意断水断食。; 几年后,英国政府惊讶地发现,运往澳大利亚的犯人在船上的平均死亡率高达12%,其中有一艘船运送424个犯人,中途死亡158个,死亡率高达37%!
鉴于犯人的高死亡率,英国政府决定向每艘运送船只派一个政府官员,以监督船长的运送行为,并给随行官员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勃朗宁手枪。同时,还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规定,甚至还给每艘船只配备了一个医生。
; 据说,英国政府还采取了道德教育的新办法。他们把那些私人船主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教育他们不要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他们珍惜人的生命,认识运送犯人的重要意义(即运送犯人去澳大利亚,是为了开发澳大利亚,是英国移民政策的长远大计)。但是情况仍然没有好转,犯人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后来,英国政府发现了运送犯人的制度弊端,并想到了巧妙的解决办法。他们不再派随行监督官员,不再配医配药,也不在船只离岸前支付运费,而是按照犯人到达澳大利亚的人数和体质,支付船长的运送费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三种制度安排:
第一种制度安排,采用预付款的方式。其结果是:船长唯利是图,草菅人命——由普通商人变成了坏人。
第二种制度安排,采用行政监督的形式。其结果是:官员被收买,官商勾结,合谋图财害命——普通官员变成了腐败官员。
第三种制度安排(道德教育),苍白无力,无济于事。
第四种制度安排,将船长的利益与“犯人安全到达”的政府需要相结合,利用利益联动机制,将“唯利是图,草菅人命”的船长,变成了好人——制度学意义上的好人。
;(1)一只眼睛里闪烁着爱的光芒,而另一只眼睛却燃烧着自私的欲火。如果你能有效地利用这团火,就可以围着篝火取暖,可如果你使用不当,就会灼伤自己。
(2)学会用制度去管理你的员工,而不要总是抱怨他们是自私自利的!员工如果无私的话,比你爹都难管。
(3)到某一家企业做财务总监,刚去的时候,遇到如此的情形。总部有11个财务工作人员,23家分公司,所有分公司有事情必须现找财务经理,然后财务经理再进行传达。于是,作为财务总监,我建议财务经理改变方法,这种哑铃型的结构不利于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但是他还是不改变。于是我建议人力资源部,辞掉该人。人力资源部经理讲,财务经理太重要了,没有他我们公司没法运作。财务总监说,正是因为他对公司太重要,我才要辞掉他。
;*;*;股权结构案例:真功夫的股权争夺之战; 二、真功夫的股权争夺
1994年,成立“168”蒸品店,潘宇海占股50%,蔡达标夫妇各占25%的股份。1997年底,几个股东共同出资成立了“双种子饮食公司”,股权结构不变。2003年,蔡达标提出任公司总裁(此前一直由潘宇海出任总裁),并且5年换届一次。; 2009年8月,潘宇海以大股东身份委派哥哥潘国良出任真功夫副总经理,结果被蔡达标拒之门外,双方爆发冲突。此外,潘宇海要求清查真功夫财务账目也被拒,潘宇海随之起诉真功夫。
2010年2月,法院判决真功夫拒绝大股东查账违法,要求其将相关财务信息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谈谈你对真功夫股权争夺案的看法。
;*;*;*;第二节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与财务问题;第二节 公司治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