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ES 方法的 “乡村生态养老社区”规划探索
——以桐庐健康小镇太阳山区块·田园小镇规划为例
黄文圣
摘要:从新农村到特色小镇到乡村振兴,乡村的开发建设蓬勃发展,其中乡村地产的开发建设越来越多,其
中粗放、城市化的乡村社区开发建设对乡村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本文借鉴前人学者们对
生态系统的分类结合村镇用地分类,筛选出林地、园地、农田、水系与社区用地五类适合乡村社区研究的
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以田园小镇—— “乡村生态社区”为案例,对基地五类生态
系统进行价值评估,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布情况,得知田园小镇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好,但是
缺乏湿地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生态系统;同时田园小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低的斑块布局较小且零
碎。因此提出了斑块状的社区建设用地选址和藤蔓状“小集中、大分散”的社区空间结构模式,以保护和
减缓田园小镇的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下降。
关键词:ES 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特色小镇,乡村生态社区,规划模式
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特色小镇建设,乡村规划建设已有20 余年,我国乡
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乡村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半城市化甚至城市化的乡村规划建设,对乡村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机遇,众多乡村地产开发涌现而出。 “旅
游+养生”乡村生态养老社区模式成为热点养老方式之一。本文利用乡村生态系统服务方法
对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析,着重探讨合理的乡村社区规划模式对保护和减缓生态系
统服务价值的下降。
1 ES 理论和乡村生态社区概述
1.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于20 世纪60 年代首次提出。,Daily 等 (1997)认为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阐述
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方法[1] [2] [3];Constanza 等人 (1997)从
经济学角度对全球主要的16 类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提出气体平衡、气候调节、干扰调
[4]
节、水文调节等17 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谢高地、鲁春霞等在Costanza 的分类基础上,
制定出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表中将生态服务划分为气体调节、制定出我国生
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气候调节、水源涵养、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生产、
[5]
原材料生产、休闲娱乐共九类 。简单来说,生态服务系统就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利
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可以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与存在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可分为: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价值法和模拟市场价值法三种。[6]
概括不同学者对乡村生态系统概念研究,一般认为乡村生态系统是一个以自然为主的半
[7]
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体 。乡村生态系统的构成元素
包括:山体、林地、草地、水域等自然要素;农田、人工林地、园地等半自然元素;以及乡
村建筑、道路等物质部分和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非物质部分的人工元素。乡村生
态系统服务包括供给服务,如食物生产、水源供给和生物多样性供给;调节服务,如气候调
节、水土保持、水质调节、径流调节、传粉和害虫控制功能;以及文化服务,包括地方场所
感的形成、乡村的宁静感和休闲游憩功能。[8]
1.2 乡村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在国外又被称为“可持续社区”、“健康社区”、“可居
[9] [10] [11] [12] [13]
性社区”、“生态村” 。韩明漠 、风笑天 、刘畅 、范和生 等对农村社区的概念界定。
[14] [15]
叶齐茂 、李红宇、王德成 等提出了乡村社区的生态、社会和文化三者综合考虑协调发
[16] [17]
展。方明、董艳芳 、袁晨祎 等关注乡村社区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地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pdf
- 共享理念下的乡村振兴规划策略探索 —以南通市石港镇睹史院村为例.pdf
- 共享文化名片下的区域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以西安白鹿原地区为例.pdf
- 基于“两山”理论的乡村振兴发展机理研究—杠杆原理视角的余村观察.pdf
- 基于“三生融合”理念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对策研究—以黄石市阳新县“南市渔歌”田园综合体为例.pdf
- 村景融合思路下世界遗产地乡村发展路径研究—以环庐山乡村为例.pdf
- 从“新”到“兴”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评述与展望.pdf
- 从党家村看传统村落建设中生态哲学意蕴.pdf
- 传统村落村民日常生活公共空间保护的策略研究.pdf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型村庄规划体系探究—以兰州新区城乡统筹为例.pdf
- 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探索.pdf
- 基于共享理念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以海口三江农场片区为例.pdf
- 基于均质网格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与分类研究—以江汉平原北部遥堤地区为例.pdf
- 基于绿色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以山东省微山县为例.pdf
- 基于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规划探讨—以四川雅安双田村为例.pdf
- 基于人地关系的镇村体系规划—以徐古镇为例.pdf
- 基于社区营造的乡村重建策略研究—以台湾桃米村和安徽碧山村为例.pdf
- 基于事 件影响的成长型城中村规划研究—以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平湖村为例.pdf
- 基于原真性再造的乡村中产化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为例.pdf
- 基于资产体系构建的山溪簇群型乡村规划探索—以杭州市建德市团结村为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