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弟子规教案
第 期 第 课时
日期:
校稿人:
签到学生数:
教学课题:入则孝
教学内容: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教学目的:教育孩子懂得古人如何对去世的父母尽孝道,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哪种精神!
教学重点:丧尽礼 祭尽诚事死者 如事生
教学难点:诚
教学方法:引导、互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道具:故事、图片
1.组织教学(见上课流程):见附录
2.复习检查:
分享上节课布置的《弟子规》行为实践作业完成情况;
抽背《弟子规》(背的好的可获‘读经奖’)
3.新课进行: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的“入则孝篇”如何孝敬父母。
2)引入:故事:子路负米
子路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他少年时家中十分贫困,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只能用野菜充饥。为了供养父母,他常常到很远的山林去砍柴,然后把柴卖了,买米背回家。左邻右舍都称赞子路是个孝子。
?
多年之后,子路的父母相继亡故,子路便到鲁国都城曲阜拜孔子为师。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弟子们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他们周游了陈、卫、蔡、齐等国以后,到达楚国。
楚昭王很钦慕孔子,派人送来了一百辆车子、一万钟粟米,邀孔子前往国都郢城。
路上,子路感叹地对孔子说:“从前我在家中侍奉双亲,吃的是粗劣的饭菜,到百里外去打柴,换了米背回家。挑重的东西走路,不能选择休息的地方,吃力了,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家境贫困,双亲年老,不能选择出外做官,因为出外做官,双亲就没人奉养了。现在跟着先生周游列国,楚王供给这么多车辆、粟米,坐的时候铺设锦垫,吃的时候鸣钟列鼎,现在我即使再愿意吃野菜、为双亲背米,也已经不可能了。”
? 孔子听了,赞扬他说:“你侍奉双亲,父母活着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最大的孝心;父母亡
故后,你又能时时怀念他们,你真可以说是个大孝子了!”
思考:
1、子路有米吃了,他首先想到什么?
——想到不能再给父母送吃的。
1)出示内容: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读偈颂:
范读;
仿读(教读);
品读。
讲偈颂:
颂词讲解:“丧尽礼 祭尽诚”:这个颂词告诉我们,办理父母的丧事完全按照礼法去
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就如同他们在世间一样,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
张浪费,才是真孝顺;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祭”
就是在每年固定的时间祭祀父母,这是我们中国人很好的美德。祭要尽诚,每次的祭祀不一
定要搞的很复杂,但是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
“事死者 如事生”:侍奉父母的态度,跟生前绝对没有两样,祭拜的时候,亡人虽已远离我们,但仍应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对待,父母对我们的希望和教诲,绝对不会因为父母离去而有所改变,甚至要更加努力才对,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生活引申:引导孩子们生活中如何运用
某地一企业家的奶奶去世,在当地搭抬唱戏,响工还请了八台,同时还请了二人转剧
组唱了三天,占用人行路、行车道九天,车辆不得不绕道而行,围观者更是不计其数,整个
丧事在外人看来喜气洋洋,天天琐呐不断,歌声嘹绕,歌手随着欢快的节奏在台上边歌边舞。
耗巨资,办丧事,世人都说是孝子贤孙。他们这么做有没有意义?和刚才古人的故事相比,
哪个才是真正的孝?(请小朋友举手回答)
故事引用:故事中的榜样是如何做的呢?
有一位父亲,他也是侍奉父母很孝顺,后来父母走了,他在固定时间都去扫墓,他的
两个孩子都看在眼里,幼儿园有一天发给他们一人一颗很好吃的糖果,这两个孩子没有当场
把糖吃掉,反而拿回去给了爸爸,他爸爸看了很感动,然后儿子就说:“爸爸,爷爷奶奶在
的时候,您每次有东西都会先给爷爷奶奶吃,纵使现在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您也还常常带
东西去祭祀,今天我们学校发了两颗糖果,也给爸爸先吃。”所以,这是上行下效。
深层辨析:
这个颂词,告诉我们:追思父母不一定走形式,要经常能想到父母教育我们,指导我们,教诲我们的种种言行,或者其他很有道理的情形,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因为我们要禀承父母所教我们的,能一代传一代,这样才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也才不辜负古人为什么要立孝垂范于后世。
案例:有一个小朋友,刚好她的外婆去世了,他就随大人坐在灵车上面。他的舅舅端着他外婆的骨灰,在这个路上比较颠簸,他的舅舅马上跟开车的说:“你开慢一点,因为我母亲不习惯坐快车。”这个孩子看了也很感动,回到学校就跟他们老师说:“老师,我舅舅的这个行为是不是“事死者 如事生?”小朋友读了刚才的案例,你就会知道:能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孝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读:
读课文和偈颂;
读偈颂(可齐读、轮读、唱读……)
4.巩固练习:
(一)智力游戏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首先同学们在脑子里观想出所有小朋友的位置,例如,两排,每排4人。老师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