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案例doc.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下为本站写手就同一人物分别以消息和通讯两种不同体裁完 成的新闻报道,均在社会形成强烈反响。现以案例形式发出,供网友 对比参考。 两位外省“打工妹”携资赴应城开发千亩荒山 本报讯 ?两位外省“打工妹”远离南方繁华的都市生活,由厦 门携资到应城市开发千亩荒山,受到人们赞许。4?月?11?日,应城市 委书记赵汝望专程上山现场办公,嘱托有关部门尽快为她们解决通 路、通电、通邮的困难和治安问题,让她们在此“安家落户”。   两位“打工妹”,一位是来自四川乐山市的女青年朱丽娟,另一 位名叫陈亚英,来自福建古田县。32?岁的朱丽娟?10?年前中专毕业 后,利用所学专业到外地打工,目前已在汕头、深圳、昆明、厦门 拥有?4?家照相馆,积累了一笔可观资产;小朱丽娟?4?岁的陈亚英, 其父是一位有着?30?多年果树栽培经验的果农,陈亚英自小随父学艺, 耳濡目染,学得了一手果树栽培技术。1992?年在厦门打工期间,两 人因志趣相投结为知己,并相约利用手中的资金、技术到农村干一 番事业。   去年?12?月经人引荐,她们来到应城市实地考察了杨河镇洪山村 千亩荒山。这里虽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土质适合 于种植南方市场极为俏销的优良果品油柰,开发前景看好,于是她 们决定留下来,建立一处油柰基地,现已与洪山村签订了?15?年的承 包合同。   14?日,笔者在山上看到,她们从福建购回的?5000?株油柰苗已 全部栽植成活,枇杷、苹果、台湾柚子等?7?个市场前景看好的新品 种果苗已栽下,实施立体栽培的西瓜营养钵苗长势喜人。朱丽娟介 绍说,她们目前已投入?1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先期开发?150?亩果园, 建立一个百头养猪场,实行瓜果套种、立体种养。150?亩油柰?3?年 挂果后,每年可受益近百万元,并可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两位 “打工妹”还表示,她们将在近两年内,尽自己的努力将油柰栽培 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村民,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原载于?1997?年?4?月?17?日湖北日报一版、4?月?28?日农民日报一 版、5?月?2?日中国妇女报二版、6?月?20?日中国人口报三版)   【点评与体会】这是一篇好新闻。其一,文章在本省见报后,先后 有?20?余家新闻媒体转载或摘发;其二读后能留给人们一些思索,总觉 余味未尽;其三从大都市到农村里来扎根的少,何况还是女人,她们 是来创业的,这对一些养尊处优碌碌无为的机关干部以及弃田抛荒外 出打工的农民来说,多少有些启示。 铁镐敲醒“处女山” ——都市女子朱丽娟、陈亚英拓荒记 这是一片古老而又沉睡的黄土地。   距应城城区?40?多公里的西北边陲,与京山、安陆交界处,有两 座荒山,一座紧靠杨河镇的洪山水库,名曰洪山;一座座落在风景 秀丽的短港之滨,名曰黄棚。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信息闭塞,这里便成为多年无人开垦的 “处女地”。   1996?年底,这里走进两位都市女子,一个名叫朱丽娟,一个叫 陈亚英,她们远离亲人和朋友,远离繁华的都市生活,怀着美好的 憧憬,将希望、智慧与汗水连同果苗一起栽下。这里开始悄然发生 变化。 桃红李白的清明时节,笔者慕名采访,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 如今被漫山绿枝新芽点染,满目葱翠,春意盎然。 “我们要用自己的举动,去唤醒如荒山般沉睡的人们: 到农村开 ”发荒山,大有前途。 ”   33?岁的朱丽娟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城郊,在当地一所中专摄影 专业毕业后,她利用自己的特长,先后只身来到汕头、深圳、昆明、 厦门开办了?4?座照相馆,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资产。29?岁的陈亚英来 自“林果之乡”福建古田县,其父是一位有?30?多年果树栽培经验的 果农,陈亚英自幼随父学艺,耳濡目染,学得一手过硬的果树栽培 技术。1990?年,陈亚英到厦门打工,因勤奋、诚实被一家公司聘为 职员,月薪高达?6000?余元。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亚英结识 了朱丽娟。志趣相投的两位都市女子相约利用手中资金、技术到农 村开发荒山。   她们将想法告诉在照相馆打工的杨河镇洪山村彭永安。小彭介 绍说:“我家乡有片荒山,多年未开垦,你们不妨去看一看。”   1996?年?12?月,她们不远千里来到杨河镇实地考察,她们的设 想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欢迎与赞同。在取土考证后,当年底, 她们便与洪山村签订了?15?年共?500?亩的荒山承包合同,投资?15?万 元从福建购回油柰、枇杷、苹果李、台湾柚子等?7?个市场前景看好 的新品种果苗。   去年初,她们又修建?200?平方米的百头养猪场,并在荒山上套 种了西瓜、黄豆、花生等速生农作物。 两个都市女子异地开发荒山的消息不胫而走。中国妇女报、中 国青年报、中国人口报、农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全国不少新闻媒体 纷纷登载她们的事迹。有几家大公司几次来信想高薪聘请她们当老

文档评论(0)

damoyi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