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膨胀节的轴向刚度 管束的振动和防振 纵向流体诱导振动 横向流体 诱导振动 模块三、换热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振动产生的不利后果 机械 失效 噪音 管子与管板连接处发生泄漏 管子发生严重弯曲;交变应力导致管子发生疲劳破坏;换热管的摩擦和碰撞;管子通过折流板处的自踞作用;壳程流体压力将增大; 产生强烈的噪音(通常大于150分贝) 流体诱导振动 (1)卡曼旋涡 (2)流体弹性振动 (3)湍流颤振 (4)声振动 (5)射流转换 2. 管子固有频率 3. 防振措施 (1)改变流速; (2)改变管子固有频率; (3)增设消声板; (4)抑制周期性旋涡; (5)设置防冲板或导流筒。 卡曼涡街 激振机理 流体弹性激振 流体弹性 激振的特点 自激性 (1)壳程流体的流速达到或超过临界流速 (2)有其它的激振机理存在 流体弹性激振的条件 湍流颤振 湍流颤振主频率与换热管自振频率 相等时会引起换热管共振 声振动 关于声振动 应注意的几点 (1)由于声振强度随壳程流体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但达到共振点以后,会随壳程流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声振强度不会无限制地增大。 (2)壳程流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声速,壳程流体为液体时,由于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很高,很少会发生声振动。 (3)声振动在顺排管中比在错排管中更容易发生,在转角正方形排列的管束中最容易发生。 射流转换 节径比≤1.5 横流速度较低时 卡曼涡街 声振动 横流速度较高时 流体弹性激振 横流速度很高时 射流转换 换热管振动破坏的形式 单跨管的自振频率 多跨管的自振频率 U形管的自振频率 换热管的固有频率 ★ 振动可能 ★ 振动可能 ★ 振动可能 ★ 振动可能 其中:fv---漩涡脱落频率 ft---湍流颤振主频率 fa---声学驻波频率 f1---换热管基频 v ---流体横流速度 vc ---流体弹性激振临界速度 振动判据 (1)适当降低流速(流量↓,管间距↑)。 (2)改变管束系统的自振频率。 ① 减小跨距。 ②管子间插入杆状物或板条。 ③增大管子的强度和刚度(如增大壁厚)。 ④增大管子支承的强度和刚度(如增大折流板的厚 度、采用折流杆等)。 (3)设置消声隔板。 (4)破坏卡曼涡街的形成。 (5)设置防冲板或导流筒。 防振措施 防振措施 防振措施 防振措施 防振措施 防振措施 管壳式换热器 工艺设计及选用 书188-191 壳程结构 壳体 壳程主要由壳体、折流板或折流杆、支承板、纵向隔板、拉杆、防冲挡板、防短路结构等元件组成。 设置折流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增加湍动程度,并使壳程流体垂直冲刷管束,以改善传热,增大壳程流体传热系数,同时减少结垢。在卧式换热器中,折流板还起支撑管束的作用。 壳体一般是一个圆筒,在壳壁上焊有接管。 折流板 常用的折流板有弓形和圆盘-圆环形两种。其中弓形有单弓形、双弓形和三弓形三种。 折流板一般应按等间距布置,管束两端的折流板应尽量靠近壳程进、出口接管。折流板最小间距应不小于壳体内直径的1/5,且不小于50mm;最大间距应不大于壳体内直径。 折流杆 折流板与支持板一般用拉杆和定距管连接在一起。 在大直径的换热器中,如折流板间距较大,容易形成“死区”。宜采用多弓形折流板。 新型管束支撑结构——折流杆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又折流圈和焊接在折流圈上的支撑杆(杆可以水平、垂直或其他角度)所组成。支撑杆可由圆钢或扁钢制成。一般4块折流圈为一组。 折流板 折流板的布置原则 1、折流板一般应等距布置,尽量靠近壳程进出口接管。 2、折流板最小间距应不小于壳体内直径的1/5,且不小于50mm,最大间距应不大于壳体内直径。 3、折流板管孔与换热管间隙、折流板与壳体内壁间隙不能太大或太小。 4、弓形折流板缺口弦高一般取(0.20~0.45)Di,通常取0.25Di。 5、支持板形状与尺寸 按折流板设计。 折流板的安装 d≤14mm时 F 壳程流路 DN≤500mm时,设一对旁路挡板。 DN=500mm~1000时,设两对旁路挡板。 DN≥1000mm时,设三对旁路挡板。 防短路结构 (1)旁路挡板 每隔3~4排换热管设置一根挡管, 折流板缺口处不设挡管。 管 挡管一般与换热管的规格相同,可与折流板点焊固定,也可用拉杆代替。 在U形管式换热器中设置,中间挡板一般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模板及范文(多种版).pdf VIP
- (高清版)DB37∕T 3537-2019 玻璃钢驳船式海洋牧场平台建造技术规范.pdf VIP
- 平凉灵台县邵寨镇新民村大学生村文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7年日历表带农历全年(A4一页可编辑可直接打印).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报告.pdf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pdf VIP
- 线路保护课件.ppt
- 2025年电力职业技能考试11-034集控值班员(高级技师)第二版理论题库.pdf VIP
- 代理金融网点一点一策.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