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4.pdfVIP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4.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骨疽 慢性骨髓炎 中医诊疗方案 ( )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1)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史、开放性骨折、软组织严重损伤病史或因感 染失治、误治所致;有些患者无急性骨髓炎症状,一开始就是慢性过程。 (2)慢性骨髓炎静止期可无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期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 状。 (3)局部窦道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性流脓,有时流出小死骨;或死腔存在, 或皮肤缺损、持续骨质外露;或形成贴骨瘢痕,色素沉着;患肢增粗或畸形;窦 道引流不畅或劳累后局部红肿或胀痛不适。 (4)并发骨折或骨不愈合者存在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功能障碍;癌变者 可见窦道或创面菜花样改变、恶臭、易出血等。 (5)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多见于抵抗力较强的青壮年患者,可见四肢长管状 骨,患肢逐渐增粗,间歇性胀痛,夜间和活动过度时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第四版(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 社,2012年)和《感染性骨与关节外科治疗》(侯春林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 (1)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开放性骨折或外伤史 (2)症状与体征 局部红肿、疼痛、流脓,可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反复发作,病程漫长。窦道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疤痕,窦道口有肉芽组织增生。 (3)影像检查 X 线、CT 检查见病变骨质失去原有外形,骨干增粗、皮质 增厚、密度普遍增高硬化,骨髓腔不规则、变窄甚至消失,有大小不等的死骨。 (4)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 和 C-反应蛋白多增高(部 分炎症静止期病人可正常);病原微生物培养见致病菌生长可以明确诊断; (5)病理诊断 病理检查应作为确诊的依据;病理检查在排除癌变的同时, 可以与骨结核相鉴别。 (二)证候诊断 1.热毒蕴结证:患部疼痛,皮肤红肿,触痛明显,肢体局部可触及波动感, 或窦道可见脓性分泌物流出,可闻及异常气味,受累肢体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 或伴寒战、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2.正虚邪滞证:患部时有疼痛,活动、劳累或逢阴雨天气后加重,皮肤轻肿 不红,触痛轻微,窦道时愈时溃,脓液或稠或稀伴轻度异常气味,间或可见死骨 排出,受累肢体关节僵硬时轻时重,偶见低热,舌质淡红,苔薄腻或薄黄,脉滑。 3.肾虚瘀阻证:肢体畸形,关节僵硬,活动障碍,患部隐隐作痛,局部肤色 晦暗 ,漫肿不消, 隐痛不适,得温痛减 。窦道周围皮肤暗紫无弹性,窦道长期 不愈,窦道周围皮肤暗紫无弹性,窦道久不收口 , 脓水清稀不断,不伴异常气 味, 骨质萎缩缺损 , 骨折久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 伴形体羸瘦 , 面色苍白 , 肢冷畏寒 , 倦怠乏力 ,舌质暗淡,苔薄或无苔,脉沉细、沉迟。见肾亏骨空、 虚寒内生 、气血不足之象。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1)推荐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白芷、浙贝母、防风、赤芍、生归尾、 生甘草、皂角刺(炒)、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等。可予相同功效 的中成药口服。 (2)中药外敷 局部未溃破者,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类中药研粉或制成软 膏外敷于患处。 (3)中药泡洗 局部溃破者,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类中药水煎泡洗溃破处。 2.正虚邪滞证 治法:补气养血,托毒透脓 (1)推荐方药:内补黄芪汤加减。黄芪、麦冬、熟地、人参、当归、甘草 (炙)、茯苓、白芍、远志、川芎、肉桂、生姜三片、大枣等。可予相同功效的 中成药口服。

文档评论(0)

本人长期从事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RBA责任商业联盟;IETP玩具业责任规范;BSCI商业社会责任准则;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ISO45001管理体系;SEDEX、ETI、WRAP等买家社会责任审核;C-TPAT、GSV、SCS、SCAN等买家反恐审核;GMP、GMPC、BRC等良好生产规范审核;代客预审COC;帮工厂做COC预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