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管结石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3.pdfVIP

肝胆管结石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3.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胆管结石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薜博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胁痛”、“黄疸”。 以一侧或两侧肋胁部疼痛、恶寒发热以及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 病证。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版)。 ①反复发作右上腹胀痛,畏寒、高热史,或伴有黄疸。 ②B超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③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经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磁 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肝内胆管狭窄与扩张病变,扩张胆管 内有大小不一结石影。 ④曾经手术、介入或内镜治疗证实肝胆管结石。 具备第l~2 项可诊断,兼有第3、第 4项可确诊。 急性发作期:出现明显的腹痛、恶寒发热、黄疸,三大症状中二者或二者以 上者。又可分为梗阻型和胆管炎型。梗阻型表现为间歇性黄疸、肝区和胸腹部持 续性不适、消化功能减退等胆道梗阻症状。胆管炎型表现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即腹痛、恶寒发热、黄疸。血液检查提示血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肝功 能检查呈梗阻性黄疸改变。 (二)分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出现明显的腹痛、恶寒发热、黄疸三大症状中二者或二 者以上者。又可分为梗阻型和胆管炎型。梗阻型表现为间歇性黄疸、肝区和胸腹 部持续性不适、消化功能减退等胆道梗阻症状。胆管炎型表现为急性化脓性胆管 炎,即腹痛、恶寒发热、黄疸。 (2)静止期:无明显腹痛、恶寒发热、黄疸,或仅有轻微腹痛,无黄疸、 发热恶寒。 (三)证候诊断 1.肝胆蕴热证:右胁肋灼痛或刺痛,右胁下拒按或痞块。可伴畏寒发热,口 1 干口苦,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身目微黄。舌质微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平或 弦微数。 2.肝胆湿热证:右胁肋胀痛,身目发黄。可伴发热,纳呆呕恶,小便黄,右 胁下痞块拒按,便溏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数。 3.肝胆热毒证:右胁胀灼痛,壮热,右胁下痞块,身目深黄。可伴烦渴引饮 烦躁不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舌质干红或绛红或有瘀斑,苔黄厚或焦黑或无 苔,脉洪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肝胆蕴热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利胆 推荐方药: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柴胡、枳实、延胡、川楝子、白芍、 黄芩、生大黄、半夏、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胆,化湿通下 推荐方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柴胡、黄芩、茵陈、山栀子、生大黄、 白芍、半夏、生姜、枳实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肝胆热毒证 治法:泻火解毒,养阴利胆 推荐方药: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茵陈、 大黄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针灸治疗: 选穴:足三里、胆俞、日月、期门、肝俞、大椎、曲池、合谷。 方法:毫针刺,平补平泻,一日一次,五次一疗程。 (2)中药肛门滴注治疗: 选择具有清热解毒、通下利胆作用的中药经肛门滴注治疗,尤其对于暂时不 能进食的患者。肛门滴注中药处方可以同口服中药汤剂,从肛管中缓慢滴入,每 次约150ml~200ml,1~2次/日。 (三)内镜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变化及胆道梗阻情况,酌情选用鼻胆管引流、胆管支架等治疗。 (四)西药治疗 依据《中国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规范应用可做如下处理: 2 (1)针对症情相对较重的肝胆湿热证型和肝胆热毒证型患者,可酌情联合 应用敏感抗生素。 (2)进

文档评论(0)

本人长期从事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RBA责任商业联盟;IETP玩具业责任规范;BSCI商业社会责任准则;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ISO45001管理体系;SEDEX、ETI、WRAP等买家社会责任审核;C-TPAT、GSV、SCS、SCAN等买家反恐审核;GMP、GMPC、BRC等良好生产规范审核;代客预审COC;帮工厂做COC预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