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低中危组)中医诊疗方案4.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低中危组)中医诊疗方案4.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低中危组) 中医诊疗方案(2018 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四版)[1]、《中国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4 年)》[2]拟定。 1.具有典型的 APL细胞形态学表现,骨髓中以异常的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 增生为主(比例30%),且细胞形态较一致,胞质中有大小不均的颗粒,常见呈 柴梱状的 Auer 小体。 2.根据颗粒大小可分为:M3a(粗颗粒型)、M3b(细颗粒型)、M3c(微颗 粒型)。 3.过氧化物酶强阳性。细胞遗传学检查 t(15;17)阳性或分子生物学检查 PML/RAR融合基因或其变异型阳性。 4.低/中危组为诱导治疗前患者外周血 WBC≤10×109/L。 (二)证候诊断 本病主要是辨病施治。在治疗并发症或合并症时,需要进行辨证分型。 二、治疗方法 (一)抗白血病治疗[3-7] 1.诱导治疗 9 9 (1)治疗方案:诱导治疗前外周血WBC≤10×10/L,(低危组:PLT>40×10 /L, 9 中危组:PLT≤40×10/L)。方案包括(具体药物剂量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2 -1 ①口服雄黄制剂+ATRA20 mg•m •d 双诱导治疗,至完全缓解(CR);②亚砷酸 -1 -1 -2 -1 0.16mg•kg •d 静脉滴注+ATRA20 mg•m •d 双诱导治疗,至CR。治疗过程中若 9 白细胞大于10×10/L时可以加用羟基脲控制白细胞。双诱导72小时后,可根据 -2 -1 治疗过程中白细胞数量变化酌情加用蒽环类药物(IDA:8~12 mg•m •d 静脉注 -2 -1 射,第2、4、6 或第8 天;DNR:25~45 mg•m •d 静脉注射,第2、4、6 或第8 天)。 药物使用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2)诱导阶段评估:骨髓评价一般在第4~6周、血细胞计数恢复后进行,分 子学反应一般在巩固2个疗程后判断。诱导治疗失败者退出本路径,参加临床研 究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低中危组患者,CR后行腰穿 和鞘注。 1 2.巩固维持治疗 (1)治疗方案:①ATRA+亚砷酸×14 d,共巩固治疗12~16个疗程。②以口 服雄黄制剂+ ATRA达到CR 的APL患者:进行以蒽环类为主的化疗,蒽环类药物 -2 -1 -2 ×3 d+Ara-C 100 mg•m •d × 5 d ,共3个疗程巩固。维持治疗应用ATRA :20 mg•m •d-1×14 d,间歇14 d (第1个月);口服雄黄制剂×14 d,间歇14 d 后同等剂量再 用14 d (第2~3个月);完成8个循环周期(2 年)。③以亚砷酸+ ATRA达到CR 的APL患者:亚砷酸0.15 mg•kg-1 •d-1 ,每周5 d,共4周,间隔4周,共4个循环周 期,ATRA 45 mg•m-2 •d-1 ,共14 d,间隔14 d,共7个循环周期,结束治疗。 (2)评估:巩固2个疗程后判断分子学反应,进行患者骨髓细胞融合基因的 定性或定量PCR 检测。2年内每3个月进行融合基因定量PCR 检测。完成维

文档评论(0)

本人长期从事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RBA责任商业联盟;IETP玩具业责任规范;BSCI商业社会责任准则;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ISO45001管理体系;SEDEX、ETI、WRAP等买家社会责任审核;C-TPAT、GSV、SCS、SCAN等买家反恐审核;GMP、GMPC、BRC等良好生产规范审核;代客预审COC;帮工厂做COC预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