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气状态测度的国家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以中美日法德为例(下).pdf

基于景气状态测度的国家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以中美日法德为例(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景气状态测度的国家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基于景气状态测度的国家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基于景气状态测度的国家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比较研究基于景气状态测度的国家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以中美日法德为例——以中美日法德为例((下下)) ————以中美日法德为例以中美日法德为例 ((下下)) 2019年 01月 30 日 (一)中国 单位根检验表明:ECI 和TCI 平稳。经测算,确定的回归方程为: 在 1991 年到 2015 年期间,对于当期 ECI的解释,滞后 1期 ECI 的惯性作用(0.703)大 于滞后 3期 ECI的驱动作用(0.327),这表明监测期内中国经济增长更多来源于经济自 身因素。结果如图 6所示: 运用中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合成驱动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单位根检 验表明,ECI 和TCI平稳。经测算,确定的回归方程为: 在 1991 年到 2015 年期间,对于当期 ECI的解释,滞后 1期 ECI 的惯性作用(0.594)大 于滞后 3期 TCI的驱动作用(0.391)。虽与上文回归数值结果不一致,但结论相同。结 果如图 7 所示: 将图 6和图 7 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个驱动指数整体走势和波动变化状况完全一致,其中 驱动指数(2)数值更大一些,这是由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根据月度数据加总简单算术 平均计算得出的,这可能会减弱经济增长年度波动变化情况,而驱动指数(1)能更好地 反映创新驱动增长年度波动变化状况,故本文运用驱动指数(1)与其余四国进行比较。 通过与 TFP(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结果的比较发现,2012 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经 济增长转折期后,产业结构变动降低了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效果,但随着我国“十二五” 规划的出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研发投入的增加以及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革等多重利好 因素的出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着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预计2015年到 2020年间该指数不会下降太多,而是会出现小幅拉升,保持相对中高速增长,这些变化是 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相契合的。 (二)美国 单位根检验表明:ECI 和TCI 平稳。经测算,最终确定的回归方程为: 1987年到 2015年期间,对当期 ECI的解释,滞后1 期 ECI 的惯性作用(0.627)大于滞后 2 期 TCI 的驱动作用(0.386),表明监测期内美国经济增长更多来源于经济方面因素。如 图 9 所示: (三)日本 单位根检验表明:ECI 和TCI 平稳。经测算,最终确定的回归方程为: 在 1987 年到 2015 年期间,对于当期 ECI的解释,滞后 1期 ECI 的惯性作用(0.420)小 于滞后 1期 TCI的驱动作用(0.586),这表明监测期内日本经济增长更多来源于科技创 新方面因素。计算结果如图 10所示: 通过与 TFP(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导 致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指数在之后几年里均出现下降,TFP 和驱 动指数水平显著低于 19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